前言/001
第一講 一個孕育大儒的時代/001
明清更迭的歷史動蕩/002
滿漢文化的劇烈沖突/005
清廷文化政策的調整與滿漢文化的合流/013
第二講 晚明實學思潮的熏陶/019
“士當求實學”的家訓/020
理學在晚明的衰微/022
經世思潮的興起/025
晚明的西學輸入/027
投身實學潮流/030
第三講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033
弘光授官/034
乙酉四論/035
蘇州從軍/038
昆山之難/039
隆武遺臣/041
第四講 歧路彷徨流轉四方/045
遠游之想初萌/046
被迫剃發(fā)/047
奔走大江南北/049
移居神烈山下/052
第五講 陸恩案發(fā)初陷囹圄/055
陸案緣起/056
蘇松人獄/057
重返南京/059
孤蹤疑影/062
第六講 只身遠游吊古傷今/065
北游原因/066
首途膠東/067
淮北大雨/069
遍游齊魯/070
幽燕懷古/072
第七講 南北往返風塵仆仆/075
江上烽火/076
頻謁明陵/077
吳門度歲/079
南下浙江/081
掉頭北去/083
第八講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085
西游秦晉/086
《明史》冤獄/089
置產章丘/092
墾荒雁北/095
刻書淮安/097
第九講 萊州禍起再陷囹圄/101
京中聞禍/102
《忠節(jié)錄》案/103
濟南入獄/106
親友搭救/110
《赴東》詩史/113
第十講 以游為隱關山共老/117
初拒修史/118
三藩亂中/120
再拒鴻博/122
卜居華陰/126
死而后已/127
第十一講 顧亭林致潘次耕書札考證/133
從游前諸札/134
從游期間諸札/139
鴻博特科及其后諸札/144
第十二講 《廣師》雜識/155
撰述緣起與成文時間/156
《廣師》十賢學行述略/161
虛懷若谷相得益彰/168
第十三講 不朽的學術巨著《日知錄》/173
《日知錄》纂修考/174
社會政治思想/181
經學思想/185
史學思想/191
文學思想/193
務實學風/196
《日知錄集釋》的纂輯/202
第十四講 顧炎武禮學思想的歷史地位/207
明道救世的禮學思想/208
顧炎武禮學思想在當世的反響/216
清廷與儒臣的回應/223
“禮學即理學”思想的定型/228
附錄一 顧炎武年表/239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