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國心學(第4輯)
02逍遙樹下
03梁啟超手稿
04哲學中國·第六輯
05章太炎談教育與求學
06自然和人:近代中國兩個觀…
07中華老學·第十一輯
08大鹽中齋《洗心洞札記》譯…
09中華道學和諸子百家
10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tài)
陳鼓應
本書由《莊子淺說》、《莊子思想散步》和附錄《老莊思想要旨》三部分構成?!丁?/p>
可購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 …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近代思想研究中心、西北大學聯(lián)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
(戰(zhàn)國)墨子
暫缺簡介...
(戰(zhàn)國)韓非
《韓非子》是戰(zhàn)國末期韓國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韓非的*作。墨非編譯的《韓非子…
關瑞琳,尹紅,楊陽
《荀子》是戰(zhàn)國末年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文學家荀況的著作,是儒家學派的重要…
魏義霞 著
本書以康有為對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和韓非組成的先秦七子的研…
潘雨廷,張文江整理
整理者試圖搜集《發(fā)微》未收的文章,編成此《易學史叢論》,作為《發(fā)微》的補…
潘雨廷對于易學學術史各方面都有其獨到的見解,此書是潘雨廷此領域的代表作?!?/p>
根據(jù)潘雨廷易學史和中西方文化比較方面的遺稿整理而成。
《易則》書名取《文言》的“干元用九,乃見天則”,此書透徹解析河圖洛書,是…
對于道藏重要典籍介紹成書情況,闡述其大意,并有自己的見解和心得。
溝通易學與佛教、老莊哲學,并結合現(xiàn)代學術成果,有其獨特的視角。
曾亦,黃銘
當代中國哲學研究叢書大體上按照儒學血脈傳承的順序,分別研究了《中庸》、《…
鄭師渠,董曉萍
傳統(tǒng)中國是一個“家國”同構的宗法社會。人們普遍重視家庭的地位與功用,因為…
羅志歡
本書收錄暨南大學所藏章太炎藏書上的太炎眉批,以及其他散見太炎眉批,如王仲…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卷收錄章太炎去世后各界唁電、挽聯(lián)、挽詩、祭文、回憶文章以及八十年來章太…
《過半刃言》、《黻爻》、《衍變通論》是潘雨廷先生的遺稿,三書所觀乃歷史和…
介紹西漢至近代200多種易學典籍的要義,其中相當?shù)牟糠譃椤端膸焯嵋匪翠洝?/p>
(明)王守仁 著;吳光,錢明,董平,姚延…
《王陽明全集》四十一卷,是在明代《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本的基礎上增補編…
王培軍,馬勇,整理
本卷收錄太炎先生《國故論衡》之初印本與最后定本,并將其中修改分別附于兩個…
尤西林 著
本書基于勞動哲學對知識分子的起源演變及其現(xiàn)代職能提供了新的理論。勞動的謀…
陳鼓應 著
《古代呼聲》收文九篇,作者通過考察先秦文獻中閃現(xiàn)的民意、重生、和平等思想…
華生 著
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巴比倫帝國或中東地區(qū),就已出現(xiàn)了九型人格學的雛形,通過…
成中英,黃田園 著
全書共分五章,全面介紹了成中英的整個哲學體系,并將中國古代哲學經(jīng)典《易經(jīng)…
中華文化講堂 著
《道德經(jīng)》五千言,共八十一章,多為韻文,分道經(jīng)和德經(jīng)兩部分,又稱《老子》…
星云大師
本書共7章,約77千字。書中主要是星云大師的生平著作與在各地弘法講演中的精…
(日)吾妻重二 著
《朱子學的新研究——近世士大夫思想的展開》一書共收錄日本著名學者吾妻重二…
張京華 著
近年喜讀之文,有歐陽行周《講禮記記》,謂:“公就幾,北坐南面,直講抗牘,…
南懷瑾 著;林曦 注
《金粟軒紀年詩》收錄1932年至2009年南懷瑾所作詩詞,可了解南師在不同階段的…
陳來 著
今年12月在清華舉辦了“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0周年暨馮友蘭學術思想研討會”…
王泉 著
《英語世界的莊子主體形象構建研究》圍繞“主體性”系統(tǒng)地考察了英語世界的莊…
《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增訂本)是關于中國古代宗教與倫理觀念…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是《古代宗教與倫理…
霍斐然 著
霍斐然先生對易道、數(shù)術和丹道的研究可謂超邁古人。撰小成而大成。本書收錄的…
王兆勝 著
本書從“天道”、“人道”角度,思考文化人生及其人類的命運。作者認為,一個…
馬昌儀 著
靈魂信仰是人對自身以及周圍世界的一種錯誤認識和幼稚經(jīng)驗的產(chǎn)物。靈魂信仰的…
張居正
本書是張居正對《論語》的講評和解析,每一段《論語》原文的后面,都附上了張…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由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編,收錄文章二十余…
楊國榮
在中國哲學史上,莊子無疑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以汪洋恣肆的文字為形式、以…
劉述先 著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成立于1949年。1977年,設立了“新亞學術講座基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