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盜竊罪的本質
第一節(jié) 國外關于盜竊罪的本質學說
一、德國學說
二、日本學說
三、英美學說
第二節(jié) 我國關于盜竊罪本質的學說及重構
一、所有權說的提出和缺陷
二、占有說的提出與修正
第二章 盜竊罪的行為客體
第一節(jié) 有體物與無體物之爭
一、學說演變
二、有體性說的證成
三、有體性說對我國刑事司法實務的審視
第二節(jié) 有價值之物與無價值之物之爭
一、國外學說爭議
二、我國的學說及評析
第三節(jié) 幾種特殊“財物”的認定
一、無主物
二、不動產
三、人體器官
第三章 財物的占有
第一節(jié) 占有概述
一、占有觀念的形成和演變
二、占有的性質
第二節(jié) 占有的有無
一、占有事實
二、占有意思
三、短暫失控物的占有
四、占有有無判斷標準的具體應用
——以梁某案為切入點
第三節(jié) 占有的歸屬
一、處于上下、主從關系的人之間的占有
二、對等關系者之間的共同占有
三、包裝物的占有歸屬
四、死者的占有
第四章 盜竊行為
第一節(jié) 秘密性是否為竊取行為的必備要件
一、學說爭議
二、否定竊取秘密性立場的提倡和證成
第二節(jié) “數(shù)額較大、多次盜竊、人戶盜竊、攜帶兇器
盜竊、扒竊”的界定
一、“數(shù)額較大”的認定
……
第五章 盜竊罪的故意與目的
第六章 盜竊罪的形態(tài)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