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影視藝術轉型與延伸

轉型與延伸

轉型與延伸

定 價:¥48.00

作 者: 雍青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影視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0494461 出版時間: 201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71 字數:  

內容簡介

  《轉型與延伸:論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理論的建構》以學科分化/自律與去分化/他律為視角,在重點考察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理論研究范式嬗變和對象轉換的基礎上,透視了其建構中的現代、后現代內涵,揭示了其中的電影性與非電影性之間的張力關系。認為,新時期初期中國電影理論現代性轉型之后,由于研究范式的多樣性與研究對象的擴大化,所確立的理論自律被逐漸消解,由此也導致關于電影的知識遠離電影本身。因此提出,電影理論應在數字技術的基礎上重新梳理關于電影的知識序列,重新厘定研究電影的方法與對象,重返電影之所以為藝術、之所以為電影的研究,為關于電影的知識找回真正的根基。以此為新世紀中國電影理論建構的路標。

作者簡介

  雍青(1970-),湖北仙桃人,文學博士。現任南昌航空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新聞與傳播學系主任。1992年與2001年于湖北大學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學位,2006年于武漢大學獲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學位,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主要從事電影藝術學、當代文學理論與批評研究。發(fā)表學術論文2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已完成國家基金課題、省部級課題多項。

圖書目錄

導論
  一  電影理論與電影美學
  二  中國電影理論的現代性與后現代性問題
  三  中國傳統(tǒng)電影理論的基本特征
  四  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理論的基本形態(tài)及特征
第一章  從電影語言現代化到影像本體論
 第一節(jié)  電影語言現代化與審美標準的確立
   一  從內容到形式:“電影應該電影化”
   二  ?累與創(chuàng)新:“電影語言應該多樣化”
   三  現代化與現代派:電影形式的選擇
 第二節(jié)  電影和戲劇、文學關系的討論與電影意識的覺醒
   一  電影與戲劇:“丟掉戲劇的拐杖”
   二  電影與文學:“電影就是電影”
 第三節(jié) 闡釋巴贊與電影本體建構
   一  巴贊理論的介紹與傳播
   二  影像本體論的接受與重新論述
   三  巴贊真實觀的客觀化誤讀與改寫
   四  長鏡頭的泛化性接受與風格化
第二章  娛樂與商業(yè):電影功能屬性的再體認
  第一節(jié)  電影娛樂功能的合法性證明
    一  從理性到感性:電影主要是感覺的藝術
    二  從精英到大眾:電影是一門大眾化藝術
    三  娛樂與啟蒙:娛樂意識是啟蒙的重要內涵
  第二節(jié)  電影商業(yè)屬性認識的三種話語立場
    一  商業(yè)化立場:電影首先是一門工業(yè)
    二  重申啟蒙:電影首先是一門藝術
    三  第三種立場:意義再生
第三章  電影跨學科研究與批評理論的多元化
  第一節(jié)  語言學與電影:電影符號學及其接受與批判
 ……
第四章 數字化時代電影特性的解構與重建
結語 方法與邊界:重建電影研究
附錄 中國電影市場化大事記
主要參考文獻
重要人名和術語索引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