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主要研究的是女性在國際關系中的不平等地位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相關問題。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女性主義研究在西方國際關系學界出現。出于對性別差異的敏感和重視,女性主義對國際關系的各個理論派別中權力、安全、戰(zhàn)爭與和平等重大議題進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和重新解讀,揭示并批評了其中對女性的歧視以及對性別問題的忽略,并在此過程中逐步構建女性主義的國際關系理論。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正處于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成果眾多但遠沒有發(fā)展成完善的體系。本書主要研究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產生及其主要成果,探討眾多成果的貢獻與不足,分析女性主義理論在國際關系研究中的優(yōu)長與局限,以此為基礎,為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未來走向提出建議并展望其發(fā)展趨勢。本書從女性主義的政治運動開始,追根溯源地尋找女性主義理論得以萌發(fā)的起點。女性主義政治運動是歐關等西方國家女性發(fā)動的一系列長期的社會運動,目的是為了改變男權社會中女性在經濟、政治、社會生活、文化、教育、意識形態(tài)等領域的劣勢地位。女性主義政治運動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發(fā)展到今天,經歷過三個影響較為強烈的時期,被稱為女性主義運動的三次浪潮。在第二次浪潮中,歷史性地產生了女性主義學術研究,依照不同的政治取向或認識論原則,發(fā)展出了派別繁多的女性主義理論,并延續(xù)至今。女性主義學術研究得以出現的理論基礎之一是科學哲學的演進。西方科學哲學思想的發(fā)展變化,使女性主義科學哲學思想在對傳統(tǒng)科學哲學進行批判的基礎上得以形成。具體到國際關系的研究,得益于上述女性主義政治運動的影響和女性主義學術研究的積累,再加上世界局勢的深刻變化和國際關系學科內原有理論的困境,為女性主義的研究提供了成長的空間。20世紀80年代的后期,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對女性主義理論進行分類,當前普遍接受的劃分方法之一,是以認識論為基礎分為三類,分別為女性主義經驗論、女性主義立場論和后現代女性主義。本書的第二部分對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進行概括時,采用上述以認識論為基礎的分類方法,即分別對女性主義經驗論國際關系理論、女性主義立場論國際關系理論和后現代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進行總結和論述。女性主義各政治派別的主要觀點也將在與之相應的認識論流派中進行闡述。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是以批判者的身份出現的,與西方主流的國際關系理論中現實主義、自由主義以及建構主義的關系有對立和沖突,也有借鑒和融合,本書第三部分對此進行了梳理和總結。這三大理論在女性主義學者看來,都是男性中心主義的,都遭到了女性主義的大力揭露和批判。其中,女性主義與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分歧最為嚴重,女性主義學者的成果也多集中在對現實主義理論的批判上。與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的爭論雖然略顯溫和,但仍存在難以融合的歧見。女性主義學者在批判的過程中,也受到來自上述三大主流理論的詰問和質疑。審視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與國際關系各主流理論派別間的爭論和探討,可以看到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獨特視角與研究方法,發(fā)現主流理論中的諸多論斷,是需要重新審視和思考的。然而,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自身的諸多矛盾和缺陷,也使其在爭論和批判的過程中暴露出來,顯示出其仍處在不成熟、不完善的階段。權力、安全、戰(zhàn)爭與和平是國際關系理論的核心概念。本書的第四部分概括了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從性別的視角對傳統(tǒng)的權力觀、安全觀、戰(zhàn)爭與和平觀進行的批判和重構。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揭露了上述概念中隱含著的性別缺失和偏見,批評了國際關系研究中,多數學者僅以男性視角對世界進行描述與解釋。批判的同時,女性主義理論通過對這些核心概念的重新解讀,在國際關系研究中加進了性別的視角,拓寬了國際關系的研究視野。但同時也必須承認,女性主義理論的批判并非都站得住腳,其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呼喚與不可回避的現實之間尚存在差距,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不足和缺陷亟待彌補和修正。 最后,在總結了女性主義研究成果在國際關系理論中的成功之處,同時也對其自身弱點進行盤點的基礎上,本書對其未來的努力方向給出了建議,并對其發(fā)展前景作出了展望??偟目磥恚灾髁x國際關系理論在認識論層面,為國際關系研究作出貢獻的同時,存在自相矛盾、難以自圓其說的突出弱點;在方法論層面,女性主義研究對實證主義方法的拒絕和排斥既不利于女性主義學術的積累,也切斷了同主流理論交流對話的渠道;在確定其研究議題的范圍方面,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在為國際關系研究拓寬視野的同時,卻缺乏對自身研究范圍明確的界定,導致出現過于寬泛地用性別的視角分析國際問題的缺陷。因此,未來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研究應該融合各認識論派別的優(yōu)勢,接受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為構建更為完善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原則尋找途徑,增加與非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對話和交流。尤其重要的是,還應清晰界定其研究范圍,在與性別差異或性別歧視相關的國際問題領域內進行探索,而這類問題正是主流理論未曾涉足和常常忽視的。女性主義國際關系學者只有不斷調整和修正,才有可能真正尋求到一條構建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