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至上”尋找中國特色的司法體制改革之路》的作者是法學界的一個“小學生”,就像許多走過彎路的年輕人一樣,他起初也對西方國家對中國法治建設的指責持認可態(tài)度;但在連續(xù)兩年的實地考察以后,作者徐振博博士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作者接觸西方經驗和學術價值,但又堅定中國本分的學術精神似乎是這《“三個至上”尋找中國特色的司法體制改革之路》的最為特別之處。徐博士以西方多年以來對中國法治建設的指責為起始。通過羅列一系列的一手證據(jù),在客觀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以后,得出了一系列比較讓西方批評家們“意外。的結果?!丁叭齻€至上”尋找中國特色的司法體制改革之路》著重強調了“中國特色”這一概念在中國當代憲政價值中的內涵。徐博士詳細地闡述了中國特色的憲政價值觀和影響中國法治發(fā)展的客觀經濟事實,出示了一系列證據(jù),并且做了精彩的法理論證,提出了通過創(chuàng)新而加強黨對司法的領導是中國實現(xiàn)更高程度司法獨立的唯一出路?!丁叭齻€至上”尋找中國特色的司法體制改革之路》引用了作者對一些法官的抽樣采訪,為讀者深入了解中國法官的所思所想提供了渠道,也為如何推進司法獨立以及了解中國法官如何看待自身作用等問題指點了迷津。徐振博博士在書中深入剖析了中國司法體制及其存在的問題、矛盾,反映了當代中國法官的想法和困惑,行文處處體現(xiàn)出作者可貴的認真、客觀和公允的治學精神.《“三個至上”尋找中國特色的司法體制改革之路》可謂是一篇嚴謹?shù)膶W術著作。難得的是,徐博士在書中以其國際化的視野進行比較學術研究。據(jù)我所知,很少有從事觀察研究的法律學者將中國司法體制作為研究重點。我相信徐振博博士的此項研究將成為比較法研究領域的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