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連看民國大人物,連連看歷史潛規(guī)則。國學專家葉觀瀾讀史拍案驚奇。自古文人秉性,大都清高自傲,僅憑金錢權勢難服其心。但置身皇權之下,政治安全、經濟地位皆不能獨立自保。作為弱勢群體,他們以清高掩飾內心自卑和防御心理。而強權人物,一旦施以足夠禮遇。滿足其邀名自熏的虛榮心,則他們馬上卸妝,洗去清高的粉黛,換上愚忠者的小心和恭敬。舉凡城府甚深,機心陰沉,老于世故,性喜謀算的政客,不免有強盜看家之想,最忌憚身邊部屬精通算術,乖巧靈動,好為幫派之事,以為不好駕馭,不便驅使,所以大多好用誠實厚道之人。蔣介石用人方面漸成一套:授人軍事重權除了“黃埔出身和浙籍人士”兩大標準外,外添一“條以我劃線,忠我者用,親而防近,疏而不遠;用人必疑,從旁制衡”的用人原則??傊侄沃?,誰也別想獨享恩寵,以防尾大不掉。至于兩大標準之外的人物,但有所用,則只給政治高位或參贊名義,決不授予重權。馬氏個性“直率近乎孩童,勇武略似魯莽”,這種風格是不適合玩政治的,因為政治最是注重風度矯飾,講究尺度平衡的。似這般快意恩仇、口無遮攔,做人不知轉圜,行事不留余地,臉色等同于心思的人,躋身民國那樣變化無常的政壇中,注定是要吃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