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一個似是而非的時代(自序)
共赴國難
君子豹變:伍廷芳的善變人生
大律師被李鴻章相中了
伍廷芳的外交:洋務時期
“法家”伍廷芳成為民國開國元勛
用一生去懺悔:民國(北洋政府)第一任外交總長陸徵祥
身份的證明:從晚清遺民到民國外交總長
趕走余廚子:外交體制現(xiàn)代化的開始
個人的悲劇與民族的恥辱:
簽訂《二十一條》與巴黎和會上的抗爭
懺悔,不忘祖國
不會漢語的外長:陳友仁
來自特立尼達的太平天國后代
輔佐孫中山
“必須有真正的愛國主義的沖動”
真正的職業(yè)外交家:“雪恥圖強”的施肇基
來自大清的中學生
伊藤博文·鼠疫
巴黎·華盛頓
國聯(lián)的申訴
為四朝效力:顏惠慶
傳教士的兒子
只開了一次會的內閣:卷入政治旋渦
為南京國民政府效力
蔣介石離開上海最后拜訪的人
叫一聲兄弟好累:黃郛
“丈夫團”首領
歸隱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最年輕的外長:好人王寵惠
拿到了“欽字第壹號”本科文憑的革命者
年輕法學家成為最年輕的外長
蹭飯吃的“好人”
華盛頓會議上的交涉
抗日外長的抗日主張
一個外交部長的被打:苦澀王正廷
還我青島
支持蔣介石
打!打!打!外交部長被學生暴打
將門虎子:伍朝樞的內政外交
作為太子派的伍朝樞
東北報聘:國內“外交”之練兵
“革命外交”的前奏:收復國權的努力
多難興邦”:兩次斷交中的伍朝樞
血性與理性:顧維鈞的外交
運交桃花:顧維鈞的情感世界
初出茅廬:參與《二十一條》的交涉
“中國之不能失去山東,如西方不能失去
耶路撒冷!”:血性顧維鈞
弱國必須講外交:理性顧維鈞
又一個被打的外交官:郭泰祺
跟對人與跟錯人
雖被打,然則真抗日
命犯桃花
尷尬的人生:新文化救國和演講救國的胡適
新文化運動的旗手
書生差點誤國
“撈魚摸蝦,誤了莊稼”
替人受過抑或勇于任事:書生參政的王世杰
學者王世杰:“武漢大學之父”
政客王世杰
替人受過的外交部長
毀謗與責任:作為外交家的宋子文
不合作的“軍需官”:宋子文的民族立場
……
亂世佳人
帝國來使
江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