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shù)婪颉ゑT·耶林(Rudolf von Jhering,1818-1892)是19世紀后期德國重要的法學家。1843年于柏林大學取得教授資格,先后任教于巴賽爾、羅斯托克、基爾、吉森、維也納、哥廷根等地。主要著作有《羅馬法的精神》及《法律中的目的》。1872年在維也納法學會上發(fā)表的告別演說《為權(quán)利而斗爭》(后經(jīng)修訂擴充,以專著形式發(fā)行),是迄今為止流傳最廣的德語法學著作。其他責任者簡介:奧科·貝倫茨(Okko Behrends)教授,1939年生,曾在20世紀法史學大師維亞克爾(Franz Wieacker,1908-1994)指導(dǎo)下完成博士論文與教授資格論文,并且自1974年接替維氏,取得哥廷根大學羅馬法、民法與近代私法史教席,2007年4月退休。2003-2009年獲聘為美國康乃爾大學安德魯·狄克森·懷特杰出教授講座(Andrew Dickson White Professor-at-Large)。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為表彰其卓越學術(shù)貢獻,于2009年授予其名譽博士榮銜。關(guān)于希臘斯多葛學派與懷疑學派哲學對前古典時期與古典時期羅馬法學的影響,貝倫茨教授做了迄今為止最深入的研究,有其獨到見解。其主要思想見諸論文集《制度與原則》(Institut undPrinzip,G6ttingen 2004,共二卷)。近年來,貝倫茨教授與其他羅馬法學者共同主持《民法大全》(Corpus Iuris Civilis)的德文新譯本計劃,目前已出版《法學階梯》以及《學說匯纂》第一至二十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