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
第一章 自由思想產生的背景
一、“諸侯爭霸”的外在社會背景
二、“諸子爭鳴”的內在思想背景
三、“楚人精神”的文化傳統(tǒng)背景
第二章 自由理想來源的經驗表達——無為
一、傳統(tǒng)資源中的“有為”與“無為”
二、無為:從莊子技術論理解
三、從“安命”到人生的自由
四、從“無治”到政治的自由
第三章 自由理想來源的超驗表達——本性
一、無為以本性為依據
二、本性:本質的詮解
三、本性:萬物統(tǒng)一的根本
第四章 自由的承擔者一一人格
一、“無名”與人格的邏輯層面
二、“無功”與人格的實踐層面
三、“無己”與人格的哲學層面
四、“超越”與人格的審美層面
第五章 “外物”與“內養(yǎng)”的功夫論
一、“外物”:回歸自我內心
二、“內養(yǎng)”:拓展精神空間
三、“釋神”:解心功夫實現(xiàn)
第六章 自由的呈現(xiàn)
一、“齊萬物”:突破空間限制的自由
二、“一生死”:突破時間限制的自由
三、“泯是非”:突破知識限制的自由
第七章 先秦思想史中的莊子自由觀
一、莊子的“自由”與“道”
二、莊子的“自由”與“天”
三、道家的“無己”與儒家的“仁且智”
第八章 莊子自由思想的歷史影響
一、莊子道論的后世遺響
二、莊子自由人格與后世異端
三、從莊子自由看陶潛、李白的追求
四、道家的文化向度和走勢
附錄一 莊子研究主要論著索引
附錄二 文獻綜述莊學研究五十年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