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套教材編寫的過程中,編者進行了一些新的嘗試,提出了一些值得贊許的新觀點。一是在教材的名稱上,該教材不采用通常的“小學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小學學科教材教法”、“小學學科教育學”等.而將其命名為“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學科學與教”。名稱的變化實質上反映了編者的編寫理念。即“教材”不僅是教師教學的藍本,而首先應該是“學材”,是學生學習的材料,教材編寫應以學生的學為主線,將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有機地結合起來。二是在教材的內容上,本教材與一般小學課程與教學論的教材不同,以凸顯實用為其鮮明特色,在“實”字上做文章,突出實踐性、應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既要介紹本學科學與教的來龍去脈,注意學科理論學習的完整性,也要結合現(xiàn)實的小學學科教育教學實踐,分析學與教的設計與實施,從而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三三是將教材編寫置于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強調要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緊密聯(lián)系我國小學課程改革和發(fā)展的實際,反映新課程改革的新進展、新成果,注重對課程改革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