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國家的時空界定和基本內容
第二節(jié) 研究社會主義國家演化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第二章 社會主義國家出現的歷史背景與分期
第一節(jié) 時代特征與社會條件
一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特點、影響與資本主義的飛速發(fā)展
二 壟斷組織的形成、發(fā)展及其影響
三 19世紀后期資本主義國家上層建筑的發(fā)展趨勢
第二節(jié) 19世紀社會主義的理論遺產和實踐經驗
一 理論遺產
二 實踐經驗
第三節(jié) 歷史分期
第三章 一國社會主義的建立與早期執(zhí)政嘗試
第一節(jié) 一國建立社會主義的組織、思想與理論準備
第二節(jié) 一國社會主義的建立
一 “二月革命”前的基本形勢與“二月革命”
二 “二月革命”后的局面與布爾什維克的路線和策略
三 十月革命的勝利和蘇維埃政權的建立
四 十月革命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和基本經驗
第三節(jié) 早期執(zhí)政嘗試
一 蘇維埃政權成立早期的政治經濟措施
二 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帝國主義戰(zhàn)爭
三 粉碎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
四 工作重心的轉移與“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調整
五 列寧晚年的探索及其意義
六 列寧逝世后至二戰(zhàn)前蘇聯的概況
第四章 社會主義陣營的出現及其紛爭與分化
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
一 社會主義陣營形成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國家的紛爭與分化
一 歐洲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的建立與蘇南沖突
二 20世紀60~7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的分化
第五章 社會主義國家的早期探索與改革
第一節(jié) 南斯拉夫的早期探索
第二節(jié) 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早期的探索與改革
一 赫魯曉夫的反思與改革
二 勃列日涅夫的反思與改革
第三節(jié) 中國早期的探索與改革
一 新中國建立初期的探索
二 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后期的狀況
第四節(jié) 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早期探索與改革
一 波蘭的動蕩與改革
二 匈牙利事件和局部改革
三 捷克斯洛伐克的早期改革
四 保加利亞的早期改革
五 民主德國的早期改革
六 羅馬尼亞的早期改革
七 阿爾巴尼亞的早期情況
八 朝鮮早期的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
九 越南早期的社會主義改造
十 蒙古早期的社會主義過渡
十一 老撾早期的社會主義改造
十二 古巴早期的社會主義嘗試
第六章 20世紀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的探索與改革
第一節(jié) 南斯拉夫的再探索、改革和劇變
第二節(jié) 后勃列日涅夫時期、戈爾巴喬夫時期的改革與蘇聯劇變
第三節(jié) 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越、古、老、朝的情況
一 中國的探索與改革
二 越南的探索與改革
三 古巴的探索與改革
四 老撾的探索與改革
五 朝鮮的情況
第四節(jié) 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劇變
一 波蘭的改革與劇變
二 匈牙利的改革與劇變
三 民主德國的改革與劇變
四 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與劇變
五 保加利亞的改革與劇變
六 羅馬尼亞的劇變
七 阿爾巴尼亞的劇變
八 蒙古的改革與劇變
第七章 社會主義國家的近況
第一節(jié) 中國的近況
第二節(jié) 越南的近況
第三節(jié) 古巴的近況
第四節(jié) 朝鮮的近況
第五節(jié) 老撾的近況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