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媒介業(yè)的發(fā)展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媒介經營成為顯著話題,傳媒機構的市場化程度大大加深。另一方面,隨著都市報、生活服務類報紙的崛起,以及如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等一批新型新聞欄目的推出,媒介業(yè)務發(fā)生了一場靜悄悄的變革,新聞報道的受眾導向性增強,并且催生了一些新的新聞報道理念和新聞處理方式。本書以國內傳播環(huán)境和新聞業(yè)務變革為背景,吸收近十多年來的新聞采訪業(yè)務研究成果,總結和介紹新聞采訪的一般規(guī)律和應用技巧。本書內容由16章構成。第一章,緒論。介紹新聞和新聞記者工作的一般特點,描述國內新聞業(yè)的一般狀況。第二至八章,以新聞采訪業(yè)務流程為主線,描述和介紹新聞價值、新聞線索、采訪準備、訪談、觀察、記錄和核實的一般規(guī)律和應用技巧。第九至十四章,以新聞報道題材和采訪形態(tài)為主線,介紹和分析一些常見的新聞題材和報道形態(tài)的采訪技巧,包括突發(fā)事件采訪、人物專訪、會議新聞采訪、現象新聞采訪、隱性采訪和體驗式報道。第十五章,報道深度的開掘。探討和總結在新聞采訪中尋找有價值的題材,挖掘報道特色,使采訪走向深入的一般規(guī)律和技巧。第十六章,互聯(lián)網報道。探討和總結以互聯(lián)網為代表的數字化傳播技術手段在新聞采訪中的應用方式、應用技巧,及其所帶來的倫理問題。各章具體內容情況如下:第一章“緒論:變化中的新聞業(yè)”。新聞大多數時候是在講述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但是,事實是新聞故事的全部依據,“客觀”是新聞報道的基本原則。從社會的角度,新聞報道不同領域、不同層面人士的觀點,為社會爭論和對話提供了平臺。數字傳播技術的發(fā)展、面向市場的新聞改革和娛樂業(yè)的沖擊是理解當今中國傳媒業(yè)的三個主要緯度。第二章“新聞價值”。將新聞價值要素概括為八個方面:重要、顯著、民生利益、時宜、及時和接近、進步和災難、人情味、新鮮和趣味。第三章“新聞線索”。介紹獲取新聞線索的主要途徑。第四章“采訪準備”。介紹記者采訪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第五章“訪談”。介紹訪談的一般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問題。第六章“觀察”。強調“觀察”作為一種采訪手段在新聞采訪中的重要性。介紹新聞觀察的一般技巧和策略。第七章“記錄”。介紹新聞采訪中筆記、錄音、心記三種主要記錄方式的運用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并從新聞記者自我保護的角度,介紹記者將采訪記錄作為法庭自我辯護的證據所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第八章“核實”。分析新聞失實的形態(tài)和原因,概括記者對所獲新聞素材進行核實的一般方法,強調核實工作對新聞報道的意義。第九章“突發(fā)事件采訪”??焖俜磻浅晒Σ稍L的關鍵。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多有“前兆”,應盡早做出突發(fā)事件的應對預案?!艾F場”對于突發(fā)事件采訪特別重要。具體介紹兩種常見突發(fā)事件(氣象事件和火災車禍)的采訪技巧。就突發(fā)事件采訪細節(jié)和倫理問題進行探討。第十章“人物專訪”。概括人物專訪的類型,從爭取專訪機會、展示人物個性、讓談話生動起來三個方面介紹人物專訪的一般策略和技巧。第十一章“會議新聞采訪”。從尋找會議新聞眼、拓展會議縱深度、利用會議資源三個方面介紹會議新聞采訪的一般策略和技巧。具體介紹兩種常見會議采訪形式(演講和學術會議),探討和總結會議采訪中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第十二章“現象新聞采訪”。介紹現象新聞的一般特點,概括和分析捕捉新現象和進行現象新聞報道的一般策略和技巧。 第十三章“隱性采訪”。從內涵、特征、使用、爭議等方面來介紹隱性采訪的一般情況,總結和分析隱性采訪的基本原則。 第十四章“體驗式報道”。分析體驗式報道的選題特點,介紹體驗式采訪的要求和技巧,探討體驗式采訪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第十五章“報道深度的開掘”。強調深入采訪對于新聞報道格局的影響。從獲取關鍵事實、尋找有特色報道角度、質疑達成對真相的認知、尋找事實背后的事實和反向思維出新意等五個方面探討和總結挖掘深度事實的一般規(guī)律和技巧。 第十六章“互聯(lián)網報道”。從尋找采訪對象、獲得新聞源和收集參考資料三個方面,概括和總結記者利用數字傳播技術手段進行新聞采訪的一般策略,具體介紹電子郵件采訪和在線采訪兩種數字采訪技巧,探討和分析互聯(lián)網輔助新聞報道的倫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