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是一個具有多項意指的范疇。最初也是最基礎的含義為地理方位,指中國的西南部,但其邊界在何處是不確定的,具有模糊性。以此為基礎,衍生出所指各不相同的語用。其一是文化地理或族群地理意義上的西南。西漢時出現了“西南夷”這樣一個族群地理概念,所指范圍大致包含今云南全省、貴州西部、四川西部和南部以及甘肅南部地區(qū)的族群及其政權。1930年,梁釗韜先生繪制出《西南民族分布與分類略圖》,①將西南的界限明確化,其范圍包括當時的云南、四川、西康、西藏、廣西、湖南的湘西以及廣東的海南島、青海玉樹和甘肅甘南等地,可視之族群地理概念的廣義語用。與之相較,方國瑜先生所運用的西南概念所包含的范圍卻小得多,所指“即現在云南全省,又四川省大渡河以南、貴州省貴陽以西”。②1981年,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正式成立,其會員由云南、四川、貴州、西藏、廣西五省區(qū)的民族學家構成。其二是行政區(qū)劃上的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