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政治學說史

政治學說史

政治學說史

定 價:¥85.00

作 者: (美)鄧寧 著,謝義偉 譯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叢編項: 民國學術叢刊
標 簽: 政治理論

ISBN: 9787546300719 出版時間: 2009-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全三冊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沒有包括原始社會的政治學說,這本書的范圍既不同于政治學史,也不同于政治文學史,比政治學史較廣,比政治文學史較狹?!墩螌W說史(套裝共3冊)》以歐洲亞里安人的思想為限,偏重法律觀方面,分為上、中、下三卷,介紹了為希臘政治學說的背景的希臘各種制度、柏拉圖的政治哲學、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等內(nèi)容。

作者簡介

  威廉·鄧寧,美國著名政治理論家、歷史學家。鄧寧教授長期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而哥倫比亞大學正是20世紀早期中國政治學和公法類留學生最為向往的美國大學之一,因此旁聽和選修過鄧寧政治理論史課程的中國留學生不在少數(shù)。他曾經(jīng)指導學生完成他的博士論文《T.H.格林的政治學說》(1920年)。在20世紀30年代,他的《政治學說史》被翻譯成中文。

圖書目錄

《政治學說史·上卷》目錄:
著者序
譯者序
導言
第一章 為希臘政治學說的背景的希臘各種制度
一、希臘民族概論
二、斯巴達的憲法
三、雅典的憲法
第二章 柏拉圖的政治哲學
一、柏拉圖的先趨
二、柏拉圖思想概觀
三、共和篇
四、政治家篇
五、法律篇
六、柏拉圖的學說與希臘史實
第三章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
一、政治學的性質與著者所用的方法
二、國家的性質與家庭的性質
三、國家的組織——憲法、公民、政府
四、主權
五、憲法的分類
六、最好的國家
七、革命
八、亞里士多德思想的希臘性與普遍性
第四章 希臘末年的政治學說與羅馬政治學說
一、政治上希臘的滅亡
二、伊壁鳩魯派及斯多亞派的影響
三、羅馬憲法的演進
四、鮑里貝士
五、西西羅
六、帝國法學家
第五章 中古時代各種制度的演進
一、羅馬帝國衰亡中的基督教
二、教皇制度的興起
三、中古帝國的興起
四、政教相爭的時代
第六章 早年基督教教會的政治學說
一、耶穌及其使徒
二、諸教父——安布羅斯、奧格斯丁、大格里葛萊
第七章 教權日漸興盛時的各家學說
一、理論的演進及其方法
二、二權說
三、主張教權獨尊的理論
四、擁護君主獨立的理論
五、圣伯訥與莎里斯堡約翰
第八章 圣湯姆斯·阿奎納及其學派
一、湯姆斯哲學概論
二、“法律”與“正義”
三、政治權力的性質及其各種形式
四、政府的功能
五、政治權力與宗教權力
六、愛知雕士所闡明的圣湯姆斯的學說
七、總結
第九章 教皇勢力衰落時的各家學說
一、袒護教皇的學說
二、反教皇學說中的新因子
三、菲力的擁護者
四、但丁的君主國論
五、雷斯與教皇約翰二十二世的爭斗
六、馬西僚
七、阿康威廉
八、馬西僚與阿康之論主權及代議制
第十章 中古時代的消逝
一、政治的趨勢與宗教的趨勢
二、威克里夫與虎斯
三、格遜與康斯坦斯大會
四、寇斯尼古拉斯與巴塞大會
五、法學家與社團學說
六、總結
第十一章 馬凱維里
一、他的生平及他的時代
二、他的思想方法及觀點
三、他對于道德及宗教的態(tài)度
四、論政治動機
五、政府的分類
六、論領土的擴張
七、論領土的維持
八、總括與結論
參考書摘要
參考書總目
《政治學說史·中卷》目錄:
著者序
第一章 宗教改革
一、新教徒改革運動概論
二、馬丁·路德
三、麥浪黑東
四、斯文格黎
五、加爾文
六、總結
第二章 十六世紀中攻擊君主的學說
一、宗教戰(zhàn)爭
二、暴君可抗論
三、喬治·布卡南
四、阿徒休斯
五、馬連納
六、反君權論的一般的影響
第三章 鮑丹
一、鮑丹政治學的基本原則及其方法
二、國家的起源與其社會基礎
三、公民
四、主權學說
五、國家的分類及政府的分類
六、論革命
七、運用政府的原則
八、鮑丹在政治學說史上的地位
第四章 舊教的辯護者與耶穌社中人
一、舊教的改良
二、白拉明與巴克萊
三、西班牙的法學家與倫理學家
四、蘇爾萊茲之論法律
五、蘇爾萊茲之論政府
六、康盤芮拉
第五章 胡果·格老修斯
一、新教徒中格老修斯的先驅
二、格老修斯的著作的一般情況
三、自然法
四、萬民法
五、國家學說與主權學說
六、格老修斯在政治學說史上的地位
第六章 清教徒革命運動以前英國的政治思想
一、英國憲法的演進
二、習慣法
三、福德斯鳩
四、都鐸王室治下的一百年:摩爾;虎克
五、杰姆斯一世及其同時的理論家
第七章 清教徒革命運動中的各種學說
一、國會方面的政治學說
二、國會方面的宗教學說
三、獨立派之發(fā)展
四、共和時代的政治學說
五、米爾東的政治思想
六、赫林東的政治學說
七、反共和的學說——非麥
第八章 湯姆斯·浩布思
一、他的哲學的性質與方法
二、自然狀態(tài)
三、自然權利與自然法
四、國家的起源
五、主權與自由
六、政府與法律
七、國家與教會
八、浩布思在政治學說史上的地位
第九章 路易十四時代的大陸政治思想
一、大陸政治的一般情形
二、斯賓諾莎
三、普芬道夫
四、波樹
五、大陸思想的細流
第十章 約翰·洛克
一、英國革命時的實際政治情況
二、當時的理論及事實與洛克的關系
三、自然狀態(tài)與自然權利
四、社會契約
五、政府分權論
六、革命權
七、洛克在政治學說史上的地位
第十一章 由洛克到孟德斯鳩
一、思想潮流與政治情況
二、德意志人的學說:渥爾夫、弗萊特立大王
三、英吉利人的學說:波林白羅克、休謨
四、意大利人的學說:斐柯
第十二章 孟德斯鳩
一、他的作品的一般情形
二、他的方法及基本原則
三、政府的分類——以其性質及其原理為準
四、政府的轉變
五、論自由及奴隸
六、論氣候及物質環(huán)境
七、論社會的,經(jīng)濟的,及宗教的政策
八、總括與結論
參考書摘要
參考書總目
《政治學說史·下卷》目錄:
著者序
第一章 盧梭
一、盧梭思想的淵源及其方法
二、自然與社會
三、社約
四、主權與法律
五、政府
六、盧梭思想的力量及其影響
第二章 經(jīng)濟學與法律學之興起
一、歐洲的政治情況與世界的政治情況
二、法國的社會思想與倫理思想
三、重農(nóng)學派與經(jīng)濟學家
四、弗爾孤生
五、諸法律學家
第三章 美法革命
一、事實大勢
二、美國人的思想及其影響
三、西爾葉
四、康多瑟
五、湯姆斯,伯因
六、法國歷次的憲法
七、結論
第四章 德意志的理想派
一、康德
二、斐希特
三、洪波特
四、赫格爾
五、德意志理想派的影響
第五章 保守派及反動派的學說
一、其一般的性質及影響
二、白克
三、波納德
四、麥士特
五、哈勒兒
第六章 英國的功利主義者
一、社會改革與政治改革的進展
二、邊沁
三、奧斯丁
四、彌爾
五、結論
第七章 關于立憲政治的各家學說
一、大陸各國的立憲運動
二、各國憲法的實況
三、康斯坦——他的君權論
四、基佐——所謂理論家
五、妥克威葉與成功的民主政治
六、德意志人的憲法學說——聯(lián)邦論
七、結論
第八章 民族主義的理論與實際
一、各民族的獨立運動與統(tǒng)一運動
二、以國家為主權人的理論
三、以民族為血統(tǒng)單位及言語單位的理論
四、以民族為地理單位的理論
五、Nation與Nationaty
六、民族國家問題
七、總括與結論
第九章 社會本位的政治學說
一、社會主義及社會學之興起
二、渦文與傅立葉
三、圣西蒙派的理論
四、無政府主義的萌芽
五、馬克斯派的理論
六、斯坦因
七、孔德
八、斯賓塞爾
九、社會本位的學說的一般影響
第十章 政治學說史的總賬
參考書摘要
參考書總目
編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