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江的《阿房宮圖》,袁耀的《蓬萊仙境圖》就是這種畫風的代表作品。這兩幅作品均為巨幅十二條屏。他們以寫生中的名山大川為基礎,融合江南園林中的假山、奇園、異境的造型,根據古畫中的奇景加以夸張變化,創(chuàng)造出的山形如變化中的云圖,如溶洞的溶巖,山形脈絡富于變化。仰臥、動、跳、突中兀怪異,用鬼面皴塑郜同夢幻般恢宏而幽奇的造型。山體氣勢宏大,富有動感,畫中的牌坊、門樓、樓宇、石橋層層推進,樓臺殿閣以峻峭的山石為依托,以鏡泊的湖水和翻騰的大海為陪襯。富麗堂皇的建筑群體,描繪精細,透視比例精確而法度嚴謹,并與雄偉壯闊的山峰有機融合渾然一體。繁茂的樹林,虬曲的松木為畫面增添了色彩和生趣。畫中的各色人物描繪得一絲不茍,細入毫發(fā),栩栩如生,勃發(fā)的人氣,使廣闊的畫面蘊育著生機,橋廊橫跨溪水,回廊環(huán)繞池畔,貫穿山林。峰間林下,曲徑通幽,湖中茂盛的荷、葦在涼風中搖曳,浩潮的湖水中游船戲水,洶涌的潮水拍打著峻嶺下的巖石,處處美景,使人目不暇接。面對這兩幅工程浩大的杰作真使人感到繁博的內容就是客居多日也游之不盡。形象地塑造了夢幻中的三百里阿房宮和海上仙山蓬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