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在信息安全界的大力支持和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yè)委員會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將在美麗的云南省麗江市召開。今年是我們的祖國成立60周年的大慶之年,古人云,“六十而耳順”。中國目前的經濟強勢使得中國有條件在國際經濟社會乃至政治社會發(fā)揮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中國則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在面對滾滾襲來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中,盡中國的自身能力承擔著相關的國際義務。也許是受祖國六十華誕喜慶氛圍的渲染,我國的經濟形勢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好轉,在全球經濟形勢中如同出水芙蓉,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國的能力與信心。有人說,這次國際上出現的金融危機,金融數字化形態(tài)是背后的罪魁禍首。當一種形態(tài)向另一種形態(tài)轉化之后,其外顯行為的變化往往使得人們對態(tài)勢變得不夠敏感,從而對即將發(fā)生的事情缺少警惕性。這時候,信息安全技術中的態(tài)勢感知與預警技術就應該展示出相應的技術能力。不僅如此,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化也會形成沖擊,國際經濟秩序會發(fā)生變化,信息安全技術的民族性色彩勢必會大大強化,會更加呼喚信息安全技術與產品的自主化。另外,隨著美國拋出了云計算、智慧地球等概念,其基本內涵是要在信息資源上形成國際統(tǒng)治地位,在計算資源方面形成新的壟斷。由此勢必會帶來新的信息安全問題,包括集中計算所存在的自身安全問題,以及壟斷計算對用戶所形成的安全問題。這一切都需要信息安全界人士來發(fā)揮其聰明才智,為社會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法。今年年會的論文征集活動得到信息安全界的廣泛響應和積極參與,共征得論文248篇。經專委會專家評審組的認真評審,共有90篇論文收錄到論文集,錄取率36%。所錄取的論文內容涉及比較廣泛,包括信息安全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的研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和風險管理、計算機犯罪偵查取證技術、網絡安全態(tài)勢感知、惡意代碼檢測、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響應技術等等。在這些信息安全領域的熱點問題上,文集中匯集了各位作者的真知灼見,希望有助于推動國內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究與發(fā)展,從而形成一個切實有效的信息安全技術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