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飛入尋常百姓家”為宗旨的《新民晚報》,到今年已走過整整80年了,回顧歷史,最為我們值得珍視的是,從《新民報》到《新民晚報》,我們曾擁有過一代代杰出的記者,從趙超構的《延安一月》到浦熙修的《較場口血案目睹記》,從馮小秀的體育報道到張之江的文化報道等等。一個好記者如能持續(xù)寫出好作品,一定與他有廣泛地閱讀,并在知識的積累中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有關。報紙作為文化的載體,作為道德和價值的示范,我們應特別珍惜和用好這個權力,愿以此與大家共勉。這本集子中的170多篇“作者自述”,有不少是談他們在采訪中的技巧方法,我們也不能忽視具體技巧的講究,采訪有時就像涉險探幽,是有技巧和藝術的,只有運用得當,你想告知的實情,傳遞的理念,才會最大程度地得以實現。這本書雖然都是記者寫的,但每一篇都離不開編輯的慧眼和用心,關于“編輯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