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整個西方的思想文化,不過是對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二人思想的注腳和注釋而已?!独硐雵肥前乩瓐D一部重要的哲學、政治、倫理乃至法律、藝術等方面的理論著作,在西方乃至人類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不可不讀的經典中的經典。因此,在中國人第一次睜眼看世界的西學東漸中,吳獻書先生慧眼獨具,把英文本的《The Republic》翻譯成中文本的《理想國》,并于1929年以繁體豎排、半文言、沒有現(xiàn)代標點符號予以句讀的形式在商務印書館出版,此后多次再版,比較好地滿足了當時國人對之了解、學習和研究的欲求。在而今簡體、橫排的出版時代,這種繁體字和豎排本給時下的讀者帶來了閱讀上的不便甚至困難,影響到該名著的普及推廣,故此國內推出了數個簡體橫排的白話文本。但是,白話本有其優(yōu)勢的同時,也使人感到某種缺憾,正如在國內英語界具有相當聲望的許國璋教授在回憶他的老師吳獻書先生的文章《飲水思源,敢忘所自》中言:“吳師曾譯柏拉圖《理想國》,余1989年因講述‘西方文化史’曾細讀之,深感譯意精到,遠勝今日之白話譯本,誠通儒也。”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組織了專門研讀政治學理論的專業(yè)人員加注現(xiàn)代標點符號,并對文中涉及到的有關人物、事件、背景知識進行扼要的注釋,這樣,在保留吳獻書先生譯文原貌的基礎上,使該譯本得以為現(xiàn)代讀者“量身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