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在教育改革的進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對教師基本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師必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職業(yè)品格素質,要求教師必須具有熱情、堅定、同情、關愛、耐心、自制等品質和獻身未來的職業(yè)理想。如英國《把學校辦得更好》白皮書中就提出教師要具有良好的個人素質;法國強調增強教師的職業(yè)責任;加拿大強調教師必須具備關愛、尊重、信任、正直四方面品質;日本1952年教師聯(lián)合大會通過的《倫理綱領》要求教師必須有良好的習慣和修養(yǎng);美國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品德,要自重重人,富有社會意識,強調尊重學生,幫助學生充分發(fā)揮潛能等。有的國家還規(guī)定教師就職宣誓制度,以表明忠于教育事業(yè),恪守教師職責。各國的師德規(guī)范、標準大同小異,但都強調要有愛國精神,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愛崗敬業(yè),熱愛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盡自己最大可能幫助每一個學生挖掘自己的潛能,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超越自己,成為有價值的、有用的社會成員;在對待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專業(yè)上,要竭盡全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準,不斷改革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防止不合格的人從事教育工作。溫家寶同志在國家科教領導小組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能有好的教育?!币ㄔO一支高素質的高校教師隊伍,必須加強師德建設。師德不僅是教師個體的問題,更是教師群體的問題。個人師德出現(xiàn)問題,頂多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影響還是小范圍的,而如果教師群體的師德出了問題,特別是與社會上不良風氣沆瀣一氣,師德問題就演變?yōu)榻逃袠I(yè)道德問題,不良師風就演變?yōu)榻逃袠I(yè)的不正之風了。師德師風不像其他事情可以“一俊遮百丑”,越是有影響、學術地位高的教師,越是要注重師德修養(yǎng)。學生看重老師的學術才能,更看重老師的師德。中央高度重視高校師德建設,近年來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加強師德建設和學術道德建設的文件。加強高校師德建設首先必須明確大學理念,重塑大學精神。我們培養(yǎng)的是人而不是工具,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就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師生頭腦,優(yōu)化社會大環(huán)境和學校小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學術環(huán)境,還原大學原本應有的科學精神和人文氛圍。依法治校,科學管理治校,更要文化立校。其次,必須明確大學師德的基本規(guī)范和要求,明確底線,嚴格管理,環(huán)境、制度和教師個體“內省”結合,提升教師的師德水準。要完善教師選拔、崗前培訓、監(jiān)督、考核、激勵、淘汰和繼續(xù)教育機制,確保上崗教師的質量,絕不讓師德水平低下或業(yè)務不精的教師濫竽充數(shù)。要加強師德教育和輿論宣傳,大力宣傳德才兼?zhèn)涞囊痪€骨干教師,樹立師德標兵,使廣大教師堅持科學精神,模范遵守學術道德規(guī)范,潛心鉆研,實事求是,嚴謹篤學,成為熱愛學習、終身學習和銳意創(chuàng)新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