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幾里得在中國》原著被列入“萊頓漢學”(Sinica Leidensia)叢書。在科學翻譯史上,漢譯《幾何原本》(1607年)是一項杰出的成就。利瑪竇與徐光啟篳路藍縷,以古文風韻,譯拉丁原典,風格傳神,令人心悅誠服,梁啟超曾贊其為“字字金珠美玉”。《幾何原本》的翻譯也是歷史上歐洲與中國首次文化沖撞的一個側面,故其價值不僅限于數學史或科學史,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亦具重要價值。安國風博士的這本《歐幾里得在中國》,著力把握晚明社會學術思潮變化的大背景,突出《幾何原本》作為“異質”文化(如抽象性、演繹性和公理化)的特點,詳細探討了歐氏幾何向中國傳播的前因后果;同時,通過對古典文獻的梳理引證,對相關人物、著作的評述與分析,揭示了明清之際中國傳統(tǒng)數學思想的嬗變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