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水利工程干旱與水危機:科學技術與管理

干旱與水危機:科學技術與管理

干旱與水危機:科學技術與管理

定 價:¥40.00

作 者: (美)惠特吉 著,彭順風 等譯
出版社: 東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大氣科學

ISBN: 9787564114947 出版時間: 2008-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面對越來越肆虐的旱魔,我們必須未雨綢繆,主動應對?!陡珊蹬c水危機:科學技術和管理》提倡的干旱風險管理的理念,是進行防旱減災的有力思想武器。圍繞這一理念而闡述的干旱多重屬性、監(jiān)測預警方法、抗旱機構能力建設、抗旱規(guī)劃編制方法以及抗旱新技術、新研究成果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應用經(jīng)驗等內容,值得我們借鑒。譯者期望《干旱與水危機:科學技術和管理》能給我國防旱減災工作帶來幫助,提高防旱減災能力。

作者簡介

暫缺《干旱與水危機:科學技術與管理》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綜述
干旱作為一種災害:了解它的自然和社會屬性
1.1 概述
1.2 干旱作為一種“災害”:概念、定義和類型
1.2.1 干旱的類型
1.2.2 干旱的特征和它的影響程度
1.3 干旱作為一種災難:社會和政治含義
1.4 干旱早期預警所面臨的挑戰(zhàn)
1.5 干旱與廣泛的社會、政治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例子
1.5.1 2002—2003年南部非洲的糧食危機
1.5.2 1998年南部蘇丹的干旱與戰(zhàn)爭
1.5.3 美國1996—2004年的干旱
1.6 不同社會狀況抵御干旱能力比較
1.7 總結與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干旱與水管理:科學與技術的作用
氣候預測在減輕干旱影響方面所面臨的挑戰(zhàn)
2.1 干旱預報
2.1.1 概述
2.1.2 以季節(jié)和年為時間尺度的預報
2.1.3 我們能在更大的時間尺度上對干旱進行預報嗎?
2.2 氣候預測和干旱早期預警系統(tǒng)
2.3 氣候預測運用于緩解干旱所面臨的障礙
2.4 氣候變化和防旱減災
參考文獻
干旱監(jiān)測:21世紀的新工具
3.1 概述:干旱監(jiān)測的重要性
3.2 研究成果回顧
3.3 新進展
3.3.1 美國干旱監(jiān)測
3.3.2 氣候信息交換系統(tǒng)
3.3.3 水文指示因子
3.3.4 土壤濕度
3.3.5 衛(wèi)星
3.3.6 環(huán)境及其質量指示因子
3.3.7 水管理方面的考慮
3.4 干旱預報
3.5 結論
參考文獻
干旱指示因子和觸發(fā)值
4.1 干旱指示因子和觸發(fā)值綜述
4.2.1 降水
4.2.2 Palmer干旱程度指數(shù)(PDSI)和Palmer水文干旱指數(shù)(PHDI)
4.2.3 地表水供水指數(shù)
4.2 多種指示因子及其觸發(fā)值:面臨的挑戰(zhàn)和解決辦法
4.2.1 與指示因子和觸發(fā)值有關的典型問題
4.2.2 干旱指示因子和觸發(fā)值的百分點位
4.2.3 實例:美國干旱監(jiān)測
4.3 開發(fā)和評價指示因子和觸發(fā)值
4.3.1 關于干旱指示因子和觸發(fā)值的思考
4.3.2 防旱規(guī)劃中指示因子和觸發(fā)值的清單
4.4 結論
參考文獻
抗旱準備規(guī)劃:組織機構上的能力建設
5.1 概述
5.2 防旱規(guī)劃:規(guī)劃過程
5.3 步驟1:成立防旱工作組
5.4 步驟2:制定防旱預案的目的和目標
5.5 步驟3:尋求業(yè)主參與并化解沖突
5.6 步驟4:建立風險區(qū)的各種資源的檔案并確定有關組織
5.7 步驟5:設立組織和撰寫防旱規(guī)劃
5.7.1 監(jiān)測、早期預警和預測委員會
5.7.2 風險評估委員會
5.7.3 減災和應對委員會
5.7.4 撰寫規(guī)劃
5.8 步驟6:確定研究需求和協(xié)調有關組織機構
5.9 步驟7:整合科學和政策
5.1 0步驟8:宣傳規(guī)劃——建立公眾意識和輿論
5.1 1步驟9:制訂教育計劃
5.1 2步驟10:評價和修訂防旱規(guī)劃
5.1 2.1 運用中評價
5.1 2.2 干旱后評價
5.1 3總結和結論
參考文獻
國家干旱政策:澳大利亞、南非和美國經(jīng)驗
6.1 概述
6.2 干旱政策和抗旱準備:規(guī)定一個新的范例
6.3 國家干旱政策:澳大利亞的經(jīng)驗
6.3.1 澳大利亞干旱政策出現(xiàn)之前的時期
6.3.2 國家的干旱政策
6.3.3 現(xiàn)狀和將來的方向
6.4 南非的干旱政策
6.5 由危機管理走向風險管理:逐步前進的美國國家干旱政策
6.6 結論
參考文獻
需求管理:水資源保護應是緩解干旱的一個手段
7.1 概述:新的缺水期還是原先水資源浪費的過失?
7.2 水資源保護:大量未利用的供水
7.3 結論
參考文獻
雨水收集和補充性灌溉在干旱地區(qū)應對缺水和干旱中的作用
8.1 概述
8.2 補充性灌溉
8.2.1 補充性灌溉的優(yōu)化
8.2.2 水資源生產(chǎn)力與土地生產(chǎn)力的對比
8.3 雨水收集
8.3.1 系統(tǒng)的概念及組成
8.3.2 雨水收集技術
8.3.3 用于補充性灌溉的雨水收集
8.4 結論
參考文獻
干旱、氣候變化和脆弱性:科學技術在多層次、多重壓力領域里的作用
9.1 概述
9.2 全球變化的脆弱性和脆弱性評估
9.3 機構和全球——地區(qū)——本地的環(huán)境變化
9.4 美國大草原的干旱、氣候變化及農(nóng)業(yè)
9.5 構思機構利用科學技術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9.6 結論和未來方向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干旱及水資源管理實例研究:科學和技術的作用
工作最艱辛的河流:科羅拉多河流域的干旱和嚴峻水資源問題
10.1 概述:科羅拉多河流域開發(fā)歷史
10.2 社會和經(jīng)濟背景
10.2.1 水量
10.2.2 水質
10.3 氣候背景
10.4 四個氣候敏感性決策環(huán)境
10.4.1 國際的:邊界地區(qū)
10.4.2 亞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亞州:下游流域的州際問題
10.4.3 美洲原住民的水權
10.4.4 亞利桑那州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聯(lián)合運用及管理
10.5 技術干預和氣候科學應用的機遇
應用氣候信息的機遇
10.6 科羅拉多河當前狀況:“正?!?“嚴峻”
10.7 結論
參考文獻
加拿大-美國跨邊界流域的干旱風險管理:現(xiàn)在和未來
11.1 概述
11.2 未來的威脅和影響
11.3 實例研究
11.3.1 Okanagan河流域
11.3.2 白楊河及紅河流域
11.3.3 大湖流域
11.4 結論
參考文獻
干旱和水管理:中國能滿足未來的需水嗎?
12.1 自然地理概況和水資源
12.1.1 自然地理和氣候情況
12.1.2 水資源
12.2 干旱和缺水問題
12.2.1 對干旱和缺水的理解
12.2.2 干旱對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12.2.3 干旱對環(huán)境的影響
12.3 近半個世紀的用水趨勢
12.3.1 不同部門和不同地區(qū)的用水變化
12.3.2 用水結構的顯著變化
12.3.3 1980年后人均用水量穩(wěn)定下降
12.4 干旱管理
12.4.1 構建防旱抗旱管理系統(tǒng)
12.4.2 提高用水效率
12.4.3 干旱管理的體制建設
12.4.4 法律、規(guī)章和政策措施
12.5 21世紀供水和需水展望
12.5.1 低水平的人均用水量
12.5.2 用水趨勢預測
12.6 結論
參考文獻
河川徑流預報在干旱及其他水危機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13.1 概述
13.1.1 季度預報及氣候的變化
13.1.2 采用預報工具的制約條件
13.2 可能性估計
13.2.1 實例研究背景
13.2.2 季度預報模型
13.2.3 預報模型結果
13.2.4 決策模型
13.2.5 模擬結果
13.3 實際情況
13.4 總結
13.5 未來方向
參考文獻
西班牙干旱及水資源緊缺狀況
14.1 西班牙干旱的主要特征
14.1.1 導言:西班牙水資源管理及規(guī)劃框架
14.1.2 干旱定義
14.1.3 1990—1995年段的干旱經(jīng)歷
14.2 水資源緊缺狀況下的動力和壓力
14.2.1 西班牙的水量平衡
14.2.2 全球變暖的潛在影響
14.2.3 需水趨勢
14.3 對策
14.3.1 干旱的早期識別
14.3.2 系統(tǒng)運行
14.4 結論及建議
參考文獻
第四部分 綜合及結論
干旱及水危機:教訓和前途
15.1 引言
15.2 從危機管理走向風險管理:防旱戰(zhàn)略的改變
15.3 最后的思考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