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晚年毛澤東的思想和實踐的研究,目的是科學地總結經驗教訓,以指導當前的實踐。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為內容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實踐,同毛澤東對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有著歷史的聯系。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是l978年以后才陸續(xù)提出來的,但擺脫蘇聯模式,尋求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毛澤東及其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50年代中期以后就開始了。眾所周知,毛澤東在50年代中期以后開始的探索,雖然有嚴重失誤,但也有重大的成功。在探索中取得的成功經驗,固然對今天的改革開放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豐富的思想內容,并且確已成為新時期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先導。然而,在探索中的失誤,也已經成為今天深化改革的有益借鑒。事實上是,中國人民之所以能夠迅速地接受改革開放的思想和新時期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路線、方針和政策,并且積極地投入到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去,也正是因為已經有了過去那么多的經驗教訓的緣故。因此,無論毛澤東晚的成功還是失誤,都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科學地總結這些經驗教訓,對于今天改革開放的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就這種意義上說,研究毛澤東晚年的思想和實踐,就應當成為補充和發(fā)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一個重要方面和內容。如果說《晚年毛澤東的艱苦探索》的作者需要進一步努力的話,還應該將對毛澤東晚年的思想和實踐的研究,同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更自覺、更緊密地聯系起來。我認為,這應當成為我們所有關心毛澤東晚年的思想和實踐研究的同仁們共同努力的正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