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倫理學(道德學)人權倫理學

人權倫理學

人權倫理學

定 價:¥39.00

作 者: 甘紹平 著
出版社: 中國發(fā)展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倫理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2343115 出版時間: 2009-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1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人權是人際文明相處的準則,是國家合法性的標準,是國內憲法和國際法律條約的基石。作為國際社會政治與道德的重疊共識的核心,人權既是一個法律概念,也是一個道德概念。在人權的堅硬的法律外殼的里面,蘊涵著深厚的倫理內核。以人權的法律形式為研究對象者,為人權法學。以人權的道德意蘊為研究對象者,為人權倫理學。本項人權倫理學研究,不僅涵蓋人權的內涵、人權的論證以及人權間的沖突等基本內容,凸顯了人權作為主觀權利的本質特征以及普世性、基礎性、道德適用性的重要性質,揭示了人權與東方文化、人權與尊嚴、人權與民主、人權與法律之間的復雜關系,而且還從人權的視角,對平等、公正、關愛等重要倫理范疇以及功利主義、契約主義、德性論、責任倫理、康德形式化的道德法則(義務論)等倫理學派的價值旨趣進行了闡釋與解析,同時也展現(xiàn)了應用倫理學的勃興對于深化人權的倫理學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

作者簡介

  甘紹平,1959年生,江西南昌人。德國慕尼黑大學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倫理學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應用倫理學前沿問題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秱惱碇腔邸?,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00?!秱鹘y(tǒng)理性哲學的終結》,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中國哲學的精髓》,達姆施塔特學術圖書協(xié)會(WBG)出版社,1997,德文版?!犊陀^理性哲學——理論與思維方式》,慕尼黑ARSUNA出版社,1994,德文版。

圖書目錄

序言
德文簡介
第一篇 人權的內涵
第一章 人權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jié) 人權的定義
第二節(jié) 人權是一種主觀權利
1、何謂主觀權利
2、主觀權利也是個體權利
第二章 人權的分類
第一節(jié) 以“完整”為著眼點的對人權的分類
1、耶利內克(Georg Jellinek)的三分法
2、馬歇爾(Thomas H、Marshall)的三分法
3、瓦薩克(Karel Vasak)的“三代人權”說
4、哈斯佩爾(Michael Haspel)的三分法
第二節(jié) 以“基本”為著眼點的對人權的分類
1、德國法哲學家阿雷克西提出的絕對人權與相對人權
2、美國著名倫理學家亨利·舒(Henry Shue)提出的“基本權利”
第三章 人權的特征
第一節(jié) 普世性
1、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傳統(tǒng)理性主義的立場
2、文化相對主義的立場
第二節(jié) 道德適用性
1、哈貝馬斯強調人權是法律權利
2、圖根哈特主張人權是道德權利
第三節(jié) 基礎性¨
1、人權與平等
2、公正邏輯上先于關愛
第二篇 人權的論證
第一章 人權的哲學論證
第一節(jié) “自然權利”論
第二節(jié) 康德“理性權利觀
第三節(jié) 當代契約論
第四節(jié) 契約主義中的人權的邊界
1、契約主義的道德共同體
2、嬰幼兒何以獲得人權保護
3、保護動物并非道德行為
第二章 人權的應用倫理學論證
第一節(jié) 應用倫理學:以凸顯人權為特征的公
民社會的道德理論
1、公民社會:凸顯公民價值與權利的民主社會
2、公民社會:倡導公民參與意識、責任意識的社會
3、團隊(Team):公民參與活動的平臺?
4、參與能力:公民的基本素質
5、應用倫理:公民社會中的新道德
第二節(jié) 以人權為基準的應用倫理學的運行機制
1、“最大多數(shù)的最大幸?!钡膬r值訴求-功利主義的利弊
2、“對等性”的價值訴求-契約主義的得失
3、非對等價值訴求的補充作用-德性論中的關愛原則、責任倫理、形式化的道德法則
4、根基性的價值訴求-格維斯(Alan Gewirth)對人權原則的論證
5、應用倫理學的運行機制:根基性的價值訴求、多數(shù)決與糾錯機制
第三章 人權與尊嚴
第一節(jié) 尊嚴:一個意義重大但內涵模糊的倫理與法律概念
第二節(jié) 對尊嚴概念的第一類理解與解釋模式:“屬性-尊嚴說
第三節(jié) 對尊嚴概念的第二類理解與解釋模式:“人類理性選擇能力
1、“自主性-尊嚴說”
2、“道德自主性-尊嚴說”
3、“自我目的-尊嚴說”
第四節(jié) 作為一項權利的人的尊嚴
1、人的尊嚴來自于一種對人際間基本的相互尊重的普遍需求
2、從積極的意義上講,尊嚴意味著維護自我
3、從消極的意義上講,尊嚴意味著避免侮辱
4、人的尊嚴是一項權利,即不被侮辱
5、尊嚴是人權的一部分,而不是人權的根基
6、尊嚴:人類社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第四章 人權與民主
第一節(jié) 民主與人權的關系
1、民主的概念
2、民主理念與人權
3、民主程序與人權
第二節(jié) 克服民主之弊端的方案:約納斯與共同體主義
1、約納斯的“生態(tài)專制
2、共同體主義的方案
第三節(jié) 克服民主之弊端的方案:依靠“憲法法院”與訴諸“公共領域”
1、依靠“憲法法院
2、訴諸“公共領域
3、擴展性民主也無法擔保人權
4、對民主的估價
第三篇 人權間的沖突
第一章 人權沖突與道德智慧
第一節(jié) 什么是應用倫理學的道德智慧
第二節(jié) 道德智慧的幾種典型表現(xiàn)形式
第三節(jié) 道德智慧的歷史淵源
1、亞里士多德的“明智
2、笛卡爾的“途中道德
第四節(jié) 應用倫理學與倫理原則和道德智慧
第二章 生命權問的沖突
第一節(jié) 古典功利主義與契約主義的視角
1、古典功利主義的視角
2、契約主義的視角
第二節(jié) 生命價值的終極性
1、生命的獨特性
2、不得為援救多數(shù)人而犧牲少數(shù)無辜者
3、死刑問題
第三節(jié) 自主的生命理念
第四節(jié) 以人為本的生命價值理念
第三章 克隆人中的人權沖突
第一節(jié) 如何理解現(xiàn)有的倫理原則、道德規(guī)范的發(fā)展與更新
第二節(jié) 如何理解克隆人體活動損害了被克隆出來的人體的公民權益
第三節(jié) 克隆人:不可逾越的倫理禁區(qū)
第四章 治療性克隆中的人權沖突
第一節(jié) 尊嚴原則與墮胎困境
第二節(jié) 情感抉擇的主觀依據(jù)
第三節(jié) 情感抉擇的客觀依據(jù)
第四節(jié) 感知能力與道德地位
第五章 酷刑中的人權沖突
第一節(jié) 義務論與結合論
第二節(jié) 酷刑禁令是絕對的嗎
第三節(jié) “救人之酷刑
第四節(jié) “救人之酷刑”與“緊急防衛(wèi)
第五節(jié) 對“救人之酷刑”的后果主義的辯護
第六章 “情色品"中的權利沖突
第一節(jié) “情色”概念的三重含義
第二節(jié) “情色品”與性別歧視
第三節(jié) “情色品”與自主意志
第四節(jié) “情色品”與言論自由
第五節(jié) 對“情色品”的欣賞與反感的權利沖突
第七章 媒體領域中的權利與價值沖突
第一節(jié) 個人隱私與社會公益
第二節(jié) 道德導師與信息平臺
第八章 人權與法-法律倫理的基本問題
第一節(jié) 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
第二節(jié) 關于法律與道德內在關聯(lián)的不同理解
1、自然法學派
2、法實證主義
第三節(jié) 作為法律之根據(jù)的道德是指維護公正與保障人權
第四節(jié) 具體的法律條文有可能與道德發(fā)生沖突
第五節(jié) 法律倫理的基本原則
結束語
外國人名譯名對照表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