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的研究生英語閱讀課本與大學英語精讀課本的結構基本是一致的,這就體現(xiàn)不出研究生英語教學的階段性和多元性。本書從編排上對傳統(tǒng)課本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在內容上進行了新嘗試——有效利用網絡資源和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從當前國外網站上下載有教學價值的原文資料,選取一些有價值的段落或句子作為課堂問題進行討論,或以課外練習的形式出現(xiàn),旨在從雙重環(huán)節(jié)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和練習的機會,力求避免教師獨占課堂、串講課文所帶來的弊端。為了方便讀者,我們把比較長的材料附在課本的第二部分(Source Section),供學生課前閱讀,而把具有課堂討論價值的語言重點段落安排在課本的第一部分(Course Section),同時收錄了部分補充閱讀材料(Supplementary Readings)。學生應該在課前閱讀第二部分的內容,在掌握全文大意的基礎上才能做好第一部分的課堂練習。該教材在學習任務的安排方面,克服了傳統(tǒng)教材千篇一律的練習題模式,而突出體現(xiàn)了教學的階段性,通過較多的既定任務幫助學生提高獨立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每個單元第一項安排了疑難詞匯或詞組的課前查閱,讓學生自己給出它們在上下文中應有的含義。教師針對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所出現(xiàn)的問題,有的放矢地解決學生在詞匯短語方面所暴露出的問題。課上討論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教材中還增加了對原文的翻譯練習,試圖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對具有一定難度的句子或段落確立比較準確、清晰的雙語聯(lián)系,避免含糊其辭、似是而非的朦朧狀態(tài),養(yǎng)成閱讀求甚解的良好習慣。寫作方面避免了常規(guī)的寫作常識的講解,寫作練習從短語結構、段落要點、梗概,到短文,循序漸進,力爭更具實效性。使用本教材應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逐步從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過渡到完全獨立的語言學習和運用,從而在閱讀、翻譯和寫作方面逐步提高,完善英語意識,形成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