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風,1944年生于陜西。1968年畢業(yè)于北京外語學院法語專業(yè),后長期執(zhí)教于武漢大學,研究法國和西方文化藝術。1981—1983年在巴黎大學(索爾邦大學)進修文學藝術,近距離欣賞了大量的西方和中國藝術珍品,結識了許多中西方藝術家,多次參與藝術研討,遂萌發(fā)了超越民族,從人類文化高度研究中西方藝術的想法。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前,以研究西方藝術為主,同時思考中國藝術的個性與特點,出版著作《法國現代美術》、《中西文化掇英》、《西方文化藝術巡禮》,出版譯著《情人筆下的畢加索》、《黑非洲藝術》,并撰寫多篇論文,探討中西藝術家如何在各自的藝術中尋找人生的意義和藝術的真諦。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調入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后改名為北京語言大學),逐漸轉入中西文化藝術比較研究及其比較視野中的中國藝術研究,從藝術的差異探討文化基因的變異與傳承,以對文化場效應和藝術氛圍的分析來梳理藝術演變的脈絡。出版著作《中國藝術史》、《中國藝術的文化闡釋》、《法國現代美術》(修訂版),出版譯著《世界藝術史》、《圣經故事多雷版畫插圖集》《圣經200幅名畫》等。《文化造就藝術——中國藝術文化巡禮》是這十年研究的集中體現,也是文化藝術論的一次全面應用。曾任中國法語教學學會副會長,中法文化研究學會副秘書長,北京語言大學圖書館館長,是活躍于中外藝術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