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塑造了民居,民居反過來又塑造了人。民居上的一石一木一字一圖,都烙印著民族符號的人文意象,凝固著同時代人日常生活的情景,也鐫刻了一方人特有的個性,成為歷史的印證、文化的指引、心靈的寄托。歷史和傳統(tǒng)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得以延續(xù)的血脈、進步的基石、蘊藏著照亮未來的精神之火、智慧之光?!皼]有記憶就沒有思維”。如今加快了的歷史進程,往往把帶有舊時代人文溫度的風情甩進時代的拐角處,使得許多要胎發(fā)要寄托的懷念情懷,一下子找不到寄托之處。于是,那些看似要退出歷史舞臺的老宅院、舊場所,也就需要以不同于過去的名義和功能,重新走進人們的生活連同記憶里。把故居民俗拍攝下來,就是想忠實的留住這些老風景、舊時光,使后來者面對這些客觀存在,感受那種懷想和傳承的溫度和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