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叢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時代性強。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先導的新技術革命,有力地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大發(fā)展,有力地促進著社會結構和運行方式的變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也改變著人們的思想文化。這些重要的時代特征,迫切要求建立與此相適應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我國在工業(yè)化、信息化、城鎮(zhèn)化、市場化、國際化的道路上,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華民族正以嶄新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我國也面臨諸多新的挑戰(zhàn)。該《叢書》的主旨,就是為了適應時代要求,探索解決我國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的途徑和方法,更好地發(fā)揮政府服務群眾和管理社會的職能,塑造新型的公共服務型政府模式。第二,視野開闊。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面對政府信任危機,亦稱“政府信任赤字”,出現了政府體制改革的主要趨勢。從英國政府的“續(xù)階方案”發(fā)端,到美國的“政府再造運動”、加拿大的“公共服務2000年計劃”、歐共體的“公共服務革新”、北歐國家“公民社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再到澳大利亞的“財政管理計劃”和新西蘭的“財政人事制度改革”,等等。該《叢書》廣泛收集世界各國政府體制改革的資料,并加以系統分析和比較分析,探尋其中的共同規(guī)律,分析未來的發(fā)展趨勢,為我國行政體制改革提供重要參考和借鑒。第三,風格務實。該《叢書》立足中國國情,從中國改革開放的實際出發(fā),學習國外經驗中對中國有用的東西,提出符合科學發(fā)展規(guī)律的有價值的對策性建議。在認真分析比較的基礎上,著眼于研究如何進一步形成與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相融合,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以此推動中國社會的科學發(fā)展與和諧發(fā)展。該《叢書》的出版,是研究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階段性成果。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走的道路還很長。希望作者們以堅強的毅力把這項研究繼續(xù)下去,跟蹤研究國內外行政體制改革的新動向新經驗,不斷聽取政界學界的新意見新建議,以提高該《叢書》修改版的質量,對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做出更大貢獻,是所至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