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管理時尚的概念并分析高等教育中七個新的管理制度的發(fā)展狀況。第一章提出了許多思考管理時尚的不同方式,追溯了過去40年里高等教育中學術管理的發(fā)展。第二章著眼于起先的三個管理時尚:規(guī)劃—設計—預算法、目標管理和零基預算。這三個方法都是首先在政府部門開發(fā)的,得到美國總統(tǒng)本人的支持,從聯邦政府傳播到州政府,進而進入高等教育。第三章概述了兩個較新時尚的歷史、戰(zhàn)略規(guī)劃和標桿管理,它們產生于企業(yè),關注組織如何能最好地適應環(huán)境。第四章描述了兩個最近的時尚的發(fā)展、傳播和效果:全面質量管理和企業(yè)流程再造。對學術管理有學術興趣的讀者可能會希望在這三章(第二章到第四章)得到翔實分析和相應的歷史文獻。急于尋求答案的實踐者們也會發(fā)現,即使他們暫時跳過,然后對這三章進行選擇性地閱讀,他們能容易地跟上本書的討論。第二部分使用前面幾章的資料來回答三個問題:某一種管理時尚是怎樣開始、如何結束的?為什么一些組織容易接受這些時尚?為什么一些管理者采納了它們呢?在第五章以一個概念模型從歷史的維度對七個管理時尚的生命周期進行了描述,考察了時尚是怎么產生、發(fā)展、流動以及最終是怎樣消失的。第六章和第七章用社會科學的概念對高等教育和企業(yè)中的管理時尚的本質進行了思考。第六章從社會學視角分析時尚是怎樣發(fā)揮作用的。環(huán)境、組織過程或者時尚本身的什么特征能影響人們對于時尚的取舍。第七章從心理學的視角提出為什么這些管理時尚對學術管理者產生了吸引力。尤其是我們需要理解,管理者理解世界的方式上偏好是如何影響了他們對管理時尚的選擇與采納的。第三部分是關于(這七種管理時尚動作的)結果的。在第八章我們評論了這些管理時尚失敗的原因,特別考察了時尚的后續(xù)影響。最后,在第九章我們考察了管理時尚怎樣有利于高等教育中幾個主要問題解決,討論了學術管理者如何才能以最小的組織成本從這些管理時尚中獲取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