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位大家。胡適研究已為越來越多的學者所關注,成為一門“顯學”。本文立足中國現代文學文體理論的建構發(fā)展,從文體理論的視角,通過文學內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運用現代西方語言學原理和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理論,考察胡適文體理論形成的主客觀條件,梳理胡適現代文體理論的形成過程,闡釋胡適文體理論的內容,并揭示其文學史意義。 從現代文學批評的角度來看,文學史在本質上,主要表現為文體演變史?,F代文學史本質上就是一個現代文體建立、發(fā)展和不斷成熟的動態(tài)過程。在中國的現代文學史上,胡適既是現代文體理論的提倡者,又是現代文體理論的建設者。他最早認識到“中國舊文學在文體諸方面都不完備”。中國的新文學若要健康順利地發(fā)展,就必須建構完備的現代文體理論規(guī)范。他在對中國傳統(tǒng)和西方近代文體理論進行歷時性考察的基礎上,在實驗主義哲學和進化論思想的指導下,建構了新文學的現代文體理論。他的文體理論主要包括通過現代白話文運動確定的現代白話語言系統(tǒng)和通過詩歌、小說、戲劇、散文建構的現代文體類型兩部分。其理論建構經歷了語言符號的革命轉換——語言符號的審美規(guī)范——文體類型的最終確立這樣一個邏輯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