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典型疊合盆地油氣聚散機理與定量模擬》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項目“中國典型疊合盆地油氣形成富集與分布預測”第10個課題的主要研究成果。它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聯合承擔,龐雄奇教授和羅曉容研究員負責實施。課題研究主要在四方面取得了創(chuàng)新成果。一是基于油氣成藏體系定量研究提出了門限控烴作用理論模型,闡明了油氣“聚”與“散”的定量關系,為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油氣資源評價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術;二是揭示了油氣運聚過程中的損耗機制,并建立了損耗烴量與主控因素之間的定量關系模式;三是提出了構造變動破壞烴量的四種研究方法;四是定量解析了渤海灣盆地混源油氣藏的地質特征,確認了不同凹陷、不同源巖層和不同演化階段生排烴量對八面河地區(qū)油氣成藏的相對貢獻。研究成果豐富和發(fā)展了疊合盆地油氣成藏理論,為新的、更加復雜的地質條件下的油氣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書既可作為石油地質等相關專業(yè)科研人員的工作參考書,也可以作為相關院校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尤其是博士生培養(yǎng)的教學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