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當今世界,知識經濟的浪潮席卷全球,高新科技及其產業(yè)化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強有力的動力,各國紛紛積極搶占高新技術領域的制高點,凝聚綜合競爭的實力,并努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先機。面對以科技實力為基礎的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競爭,黨中央、國務院站在國家興亡、民族興衰的高度,提出了科教興國這個治國興邦的重要方略,制定了到2020年建成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宏偉目標。國家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反映為科技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且直接體現為制度的創(chuàng)新水平,而制度創(chuàng)新不僅需要符合科技、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方針政策,還要形成集中體現國家意志、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其實施的法律制度,更為重要的是,必須構建包括立法、執(zhí)法、司法以及社會法治環(huán)境等多元素有機整合且高效互動的法治。在國家的法治建設進程中,一部分科技法律應運而生,一大批科技政策相繼出臺,一系列科技規(guī)范投入實施,形成了我國所特有的符合實際國情的科技法律政策制度體系,激勵和規(guī)范著我科技法學作為我國法學體系中的極其重要因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伴隨著法學學科的發(fā)展和國家的法治進程,也蓬勃地發(fā)展起來,逐步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法學學科,構建起以科技法學基本理論為基礎,包括信息法學、生命法學、知識產權法學、科技管理法學、其他高新技術法學等多個新興法學、交叉法學、復合法學在內的學科體系,與其他法學學科一起崛起于國家的法治建設,并列于眾多法學分支領域。經過十多年努力,科技法學的學科基礎越來越夯實,科技法學的研究隊伍越來越壯大,科技法學的研究成果也越來越豐碩,科技法學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萍挤▽W的研究如火如荼,形成了我國法學學科發(fā)展中的一個新興的亮點,也成為我國高校法學教育和研究的特色,2006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批準將科技法學列為上海市重點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