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徐福研究》付梓了,這是國內外徐福研究界值得慶賀的一件好事!徐福率眾東渡,不僅比明代鄭和下西洋早1600多年,比意大利人哥倫布發(fā)現美洲大陸和葡萄牙人麥哲倫繞地球航行早1700多年,而且徐福東渡絕非哥倫布和麥哲倫那樣以開拓殖民地為終極目的,他帶去的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和友好合作的精神,為世界文明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徐福是我國古代有文字記載的泛海東渡的第一人,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航海家和中外友好交往的開拓者。但是,由于諸多原因,徐福研究長期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徐福的歷史地位亦未得到恰如其分的確立,徐福一直冷寂于歷史偉人之外。19世紀以前,中國、日本和朝鮮就分別有《史記》、《漢書》、《三國志》、《后漢書》、《神皇正統(tǒng)記》、《羅山文集》、《海東諸國紀》、《三韓金石錄》等史籍記載徐福東渡之事,為后人的徐福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史料。20世紀初,中國學者王輯五、梁啟超、陶亞民、廖世功、汪向榮等參與徐福研究,發(fā)表了一批有影響的文章。日本學者研究徐福的著作和文章亦相繼問世,為徐福研究奠定了較好的基礎。20世紀80年代,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徐福故里——徐福村的被發(fā)現,尤其是羅其湘、汪承恭《秦代東渡日本的徐福故址之發(fā)現和考證》在《光明日報》(1984年4月18日)發(fā)表,將“徐福村即為徐福故里”的考證結論公之于世,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極大關注。從此,徐福研究進入了一個令人矚目的新階段——中國、日本、韓國的徐福研究社團紛紛成立,徐福研究隊伍迅速壯大,徐福紀念活動頻頻舉辦,徐福學術著作連連出版,徐福一代偉人的本來面貌終得以顯現,徐福其人其事的影響日臻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