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篇 港英時期的香港立法機關(1843年6月—1985年5月)
第一章 立法局的歷史沿革
一、非官守議員的設立
二、議員權力的增長
三、華人開始進入立法局
四、麥理浩的改革
第二章 立法局的新變化
一、1984年的政改計劃
二、政改背后的動因
第三章 立法局的職權
一、制定法律
二、控制財政
三、監(jiān)察行政
第四章 立法局的組織
一、主席
二、議員
三、常設機構
四、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辦事處
第五章 立法局的地位
一、立法局與總督的關系
二、立法局與行政的關系
三、立法局與司法的關系
第六章 立法局的作用
一、英國殖民統(tǒng)治合法化的重要媒介
二、總督治理香港的重要機構
三、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
中篇 過渡時期的香港立法機關(1985年6月—1997年6月)
第七章 立法局的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二、改革的內容
三、改革的影響
第八章 臨時立法會的產生
一、臨時立法會產生的背景
二、臨時立法會產生的經過
三、臨時立法會的法理依據(jù)
四、臨時立法會的組織
五、臨時立法會的制度
六、臨時立法會的作用
下篇 新近時期的香港立法機關(1997年7月以來)
第九章 立法會的產生
一、立法會產生辦法
二、首屆立法會的產生
第十章 立法會的職權
一、制定法律
二、控制財政
三、監(jiān)察行政
四、任免法官
五、處理申訴
第十一章 立法會的組織
一、主席
二、議員
三、常設機構
第十二章 立法會的地位
一、立法會與行政的關系
二、立法會與司法的關系
結束語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附錄五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