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信息化、市場化和有關人類存在的終極問題被包藏于現代生活的外殼里:何為幸福?“好的生活”表現在何處?“真理”意味著什么?是什么使人與人相似,是什么使人與人相異?每個人應為自己備下多少預防措施?在社會生活中,何謂公平?父母、教育學家、醫(yī)生、法官、政治家、經濟學家、傳媒和國家,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當今世界中靈活變通的蕓蕓眾生是否還需要確鑿的戒條作為行動指南?賴默爾·格羅尼邁爾在舊約十誡與當代生活和價值間建立起關聯并告訴我們,十誡基本思想的現實性并未減弱。他對十誡新的表述向我們展示了神學和經濟學方面的顯著進步與社會和人生間的相互作用,并以一種獨到的方式成功開啟了可體驗倫理的新維度?!?1世紀的十誡(新時代的道德與倫理)》寫于20世紀末,當時德國正面臨信息社會轉型和群體性失業(yè)問題,許多人茫然無措,而傳統(tǒng)的道德與倫理似乎已過時,不能成為精神慰籍。西奈的法板似乎失去了效力。果真如此嗎?賴默爾教授嘗試在忠實于摩西律法的同時拓寬詮釋的范圍,使十誡能更明確地適用于現在與未來。他對十誡過去和將來的意義作出了種種說明,目的是使十誡符合今天的實際情況。他得出結論:古代宗教和哲學所涉及的問題,恰好擊中了現代人為之一籌莫展的問題的要害。十誡如若與時俱進,仍舊能夠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