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電算化教材版本眾多,各具特色,有以介紹某一種會計軟件為主的“操作手冊型”,有以介紹會計電算化軟件開發(fā)設計為主的“編程型”,還有以介紹計算機基礎知識為主的“計算機普及型”等,這些教材難以適合高職高專會計電算化教學的需要。經過認真的比較、研究和對教學實踐的總結分析,我們確定了比較適合高職高專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教材編寫思路,編寫了這本會計電算化教材,同時參考了新會計制度編寫了實訓練習資料。《高職高專會計專業(yè)(新準則)系列教材:計電算化》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會計電算化基礎理論知識,共包括五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介紹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概念、內容、意義、發(fā)展以及會計電算化的基本原理;第四章介紹單位建立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過程以及各個系統(tǒng)要素的配置情況;第五章介紹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管理。書中提及的會計電算化相關的法規(guī)文件附于書后,便于讀者查閱。第二部分介紹通用會計電算化軟件應用,共包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分別介紹了賬務處理系統(tǒng)、報表系統(tǒng)、工資和固定資產系統(tǒng)等常用系統(tǒng);重點介紹了通用會計軟件的局限,在總結多個會計軟件共性的基礎上,介紹了通用會計軟件應具備的常用功能,通過與實際訓練(下文簡稱實訓)的結合,學生可以舉一反三,掌握多種軟件的操作。第三部分為實訓。我們根據會計電算化軟件的學習步驟,循序漸進地設計了充足的實訓資料。實訓資料貼近企業(yè)單位的實際情況,給出的是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所需的基本信息,應用任何一種會計軟件都能夠對這些信息進行操作處理,具有普遍適用性。各實訓相對獨立,不會因前面實訓完成得不好影響后面實訓的進行,既便于教師根據學時多少選擇教學內容,也便于學生課后自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