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明的書稿經幾年的修改,付印在即。我看他的《鳴謝》寫得樸實無華。這是他的性格,釘是釘,鉚是鉚,不喜歡花里胡哨。我畏懼為人作序,好在他對我的要求很低,只需要寫幾句就行。我覺得他的鳴謝,漏掉一個應該首先感謝的對象。這就是16開、30大冊《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的整理單位及其編者。多少年來許多學者欲窺而不可得近的原始史料,經他們十六個寒暑的努力,終于走出暗樓深閣,變成了學人共享的天下公器。我第一次看到這一整套書,是在1997年出版社舉行的首發(fā)式座談會上。當時心為之一動,脫口而出,這可是做博士學位論文的好料啊,不知有誰愿意上鉤?!志明打算攻博,我就把這個心意提出來,說清楚這是一件沉悶的苦活,會很費力。他滿口答應,毫不猶豫。到l999年夏秋之交,博士生入學的時候,志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一紙箱的《履歷檔案全編》費數(shù)千金買下,搬到我客廳上“展寶”。這就是王志明。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曾在我們這里讀碩士。算是那幾年我對他的觀察、了解還比較深入,沒有看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