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社會與文化案例
第一章 社會動態(tài)類
1.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2.所給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
3.消費者該向誰索賠
4.談談政府信息網絡化問題
5.正確認識和對待新的社會階層
6.簡述在中國發(fā)展問題上存在的主要觀點
第二章 文化教育類
1.江山市文化市場管理辦公室的做法是否正確
2.醫(yī)師的職業(yè)道德問題
3.學校該不該搬遷
4.法院為什么駁回了張某的起訴
第三章 國情歷史類
1.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2.關于政務公開的問題
3.為什么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
4.“三農”問題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5.為什么關注弱勢群體是執(zhí)政為民的重要體現
6.誠信與否是關手國家興亡的大事
7.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
8.十幾年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我們提供了哪些寶貴的經驗
9.我國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10.人民群眾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決定力量
11.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堅持唯物史觀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
13.所給材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4.我國國土、人口、地勢分布的特點是什么
15.城鎮(zhèn)化的道路選擇必須符合我國國情
16.當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存在的問題
17.職工下崗和失業(yè)問題
第四章 科學技朮類
1.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
2.科學發(fā)現過程在認識論上對我們有哪些啟示
3.如何看待科學技術問題
4.科學技術在社會發(fā)展中的“革命家”作用
第二部分 決策與管理案例
第一章 領導決策類
第二章 領導作風類
第三章 領導藝術與方法類
第四章 領導職責類
第五章 領導素質類
第六章 選人用人類
第七章 辦事與監(jiān)督類
第八章 協(xié)調溝通類
第九章 經濟管理類
第十章 行政效率類
第三部分 經濟與金融案例
第一章 宏觀經濟類
第二章 經濟理論類
第三章 企業(yè)發(fā)展模式研究類
第四章 收入分配類
第五章 金融證券類
第六章 世界經濟一體化類
第四部分 思想與政治案例
第一章 思想理論類
第二章 黨的建設類
第三章 社會發(fā)展類
第五部分 法制與政策案例
第一章 法制建設類
第二章 行政法律類
第三章 經濟法律類
第四章 刑事法律類
第五章 民事法律類
第六章 法律程序類
第七章 體制政策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