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涉及范圍,限定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至近代傳世和出土的玉器。編寫宗旨是:從中國古代玉器的原料產地、制作工藝、器形紋飾和辨?zhèn)舞b定四大方面入手,為讀者提供一部全面、系統、具有權威性的工具書。條目中材料力求新穎,涵蓋面力求廣泛,解釋力求詳盡,使之具有資料性和實用性。依據上述原則,本書共分為六部分:一、中國古代玉文化概述。簡明扼要地敘述了中國8000年的玉器發(fā)展概況及所反映的文化現象,便于讀者宏觀把握中國玉文化發(fā)展的脈絡。二、玉料及產地。介紹了古代各時期玉料使用的特點,以及和田玉、岫巖玉、獨山玉、藍田玉、小梅嶺玉、龍溪玉、花蓮玉和翡翠的產地、礦物特征、開采和使用歷史,這些產玉地點多數見于文獻資料并為考古出土玉器所證女。三、制玉工藝。分史前時代、商周時期、戰(zhàn)國至漢代、明清至近現代四個階段介紹制玉工藝的演變,并對制玉工具和工藝流程作了詳盡的描述,具有較強的科學性,是讀者深入了解、研究古玉必不可少的知識。四、器形與紋飾。分新石器時代玉器、夏商西周玉器、春秋戰(zhàn)國玉器、秦漢魏晉南北朝玉器、隋唐宋遼金元玉器和明清玉器共六個時期介紹,是本書的重點。在每一時期中,器形部分按玉器用途大致分為禮儀(或朝廷)用玉、裝飾用玉、喪葬用玉、陳設用玉、玉質容器、玉質用具等,并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作典型標本加以說明。紋飾部分則詳盡羅列了各時期玉器的典型紋飾。每一部分后設舊玉沿用與改形玉器,反映了玉器使用的歷史慣性和珍稀性的史實。五、仿古平辨?zhèn)闻c鑒定。介紹仿古玉產生的原因,古代和現代仿古玉作偽歷史和特點,以及古平鑒定的意義和方法,并按仿新石器時代玉器、仿商西周玉器、仿春秋戰(zhàn)國玉器、仿秦漢魏晉南北朝玉器、仿唐宋遼金元玉器和仿明清玉器的順序,介紹各時期仿古玉的特征及鑒定要點。這部分是作者長期鑒定古玉實踐經驗的總結,對于古玉收藏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六、古玉研究主要文獻索引。羅列了清代以來主要的古玉研究著作、圖錄和考古??阌谧x者進一步詳細了解和研究中國古玉。本書是一部圖文并茂的工具書,除了在文字上盡量做到言簡意賅、通俗易懂之外,還配有大量的器物圖片,又有很多玉料及礦點、制玉工藝流程和仿古玉的標本等圖片,很多資料是首次公布,彌足珍貴。全書約45萬字,1879幅插圖,是迄今同類辭書中規(guī)模較大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