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西方藝術中裸體的本質? 為什么中國藝術中沒有裸體? 身為漢學家和哲學家的法國人于連,以其獨特的視野和角度,將這樣的問題推到了讀者面前。在西方,裸體從古到今,滲透各種藝術門類,并且成為西方藝術的基礎。即便是教會遮掩了性,卻也保留了裸體。而裸體似乎從未深入到另一個廣袤的文化空間中。這便是中國文化。令人驚異的是,中國藝術傳統(tǒng)中并不乏人物繪畫和雕塑。于連認為,裸體在西方藝術中具有本體性地位:當裸體作為一定距離之外的對象呈現(xiàn)時,它成為逼人正視的本質性存在,將感性與理性、物理與意念、情欲與精神、自然與藝術的二元對立推向極致從而超越其上。而在中國文化中,并不存在如此截然的二元對立,中國藝術以和諧、自然為主旨,追求“神似”和流動的氣韻。靜態(tài)的、單一的裸體因此無法成為中國藝術哲學和創(chuàng)作的重點。由于具備中西文化的雙重視域,于連沖出了本土文化與異文化之間的樊籬,更透過中國文化的視野,對西方自希臘時代以來的哲學文化,提出詰問與反省,開拓出中西文化互動的新思路。他的研究,對于中國讀者有著極大的參考和啟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