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是一部章回體的長篇歷史小說,共108回,比較全面地演繹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爭斗的故事。 《東周列國志》經歷了數位名家的改編和整理。明代中期余劭魚編寫的平話《列國志傳》是它的雛形,馮夢龍在此基礎上將其改編成了《新列國志》?,F在流傳的《東周列國志》則是蔡元放(清乾隆年問人)對《新列國志》的再次改編。 《東周列國志》前半部反映了春秋時期以“春秋五霸”為主的諸侯爭斗,眾多大小不一的諸侯國經過戰(zhàn)爭和兼并,演變成秦、楚、齊、燕、韓、趙、魏“七國”,歷史上稱為“戰(zhàn)國七雄”,后半部反映了這七個國家之間的兼并戰(zhàn)爭,最后六國并于秦,中國復歸一統(tǒng)。作者按照時間順序,把一個個曲折動人的歷史事件串連起來,進行了頗具匠心的創(chuàng)造與加工,講述了許多可歌可泣、悲壯感人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