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造、團結、利用知識分子,一直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無法回避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1925年,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從理論層面分析了知識分子的階級屬性和政治傾向.初步提出了改造、團結和利用知識分子的主張。延安整風發(fā)展了在黨組織強力領導下的政治學習與政治審查相結合的一套完整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模式,一般包括:聽報告、學習與閱讀文件;批評與自我批評;交代歷史;組織審查與清理等步驟。這一套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模式曾經在解放區(qū)的機關學校廣泛實踐,為中國共產黨訓練知識分子起了重要作用。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是1949年之后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思想批判運動?!段溆杺鳌分斜砺冻鰜淼母牧贾髁x思想以及黨內外對這個電影的贊揚,在毛澤東看來是混淆了革命與改良的界限,喪失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在對電影《武訓傳》批判的過程中,上到中央有關領導,下到和“武訓”有關的教育界、思想界的專家教授都不得不作自我批判。這是建國以后對改良主義所做的第一次系統(tǒng)的清理。陶行知是武訓精神最得力的鼓吹者,也是一位典型的教育救國論者,在民主革命期間是中國共產黨堅定的政治盟友,曾被毛澤東稱為“人民教育家”。然而,隨著對《武訓傳》批判的深入開展,陶行知成為新的批判重點。他的教育救國、改良主義以及“生活教育”理論受到了系統(tǒng)批判。就在批判《武訓傳》和重新評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同時,新政權又開展了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就高等學校而言,這個運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京津唐教師的政治學習運動;第二階段是“三反”運動;第三階段是自我批判。在思想改造運動的同時,對新知識分子的組織清理工作半公開進行著。通過這些工作,新知識分子中政治不可靠者被清除,他們的政治狀況得以摸清,“資產階級政治思想”受到了初步批判。秦牧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1950年任廣東省文教廳資料科科長,《廣東教育與文化》的執(zhí)行編輯,并任中山大學中文系講師。由于不滿《人民教育》對《廣東教育與文化》的無理指責,他寫文章公開反駁《人民教育》。這被看成是反對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典型事件。1951年11月28日,華南區(qū)黨委機關報《南方日報》第3版用了整整一版的篇幅來批評他,并且發(fā)了社論《應當歡迎思想改造——論秦牧同志拒絕批評事件》。1954年,兩位青年學者批評俞平伯“《紅樓夢》研究”的文章,引起了毛澤東的關注。10月16日,毛澤東給黨內有關領導寫了《關于研究問題的信》。由此引發(fā)了全國規(guī)模的“紅樓夢研究”問題的大討論。這場批判運動試圖肅清資產階級唯心主義在學術界的影響,并對全國700萬知識分子系統(tǒng)地開展了一場唯物主義的教育。胡適是民國時期學術界、思想界、教育界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杜威實驗主義哲學的吹鼓手,他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實證主義取向的治學方法影響深遠。從1954年底到1955年5月,黨的宣傳系統(tǒng)發(fā)動了聲勢浩大的胡適思想批判運動,全國報刊發(fā)表了數(shù)百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開展了對胡適的批判。為了肅清杜威實用主義在教育界的影響,教育界開展了對杜威的學生陳鶴琴兒童教育理論的批判。陳鶴琴被看成是實用主義、買辦教育的雙重典型,他不得不放棄活教育理論,經過數(shù)十次的檢討才獲得原諒。在“反右”運動中,知識分子的學術思想再次成為批判的焦點。一批持有不同學術觀點的權威學者遭到嚴肅的批判。1949年以后,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不斷根據(jù)政治風向的變化做自我批判,在遭到政治扭曲的同時也不斷放棄自己的主見,但仍然沒有擺脫被批判的命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為了恢復被取消的社會學,遭到了猛烈的批評,恢復社會學被說成是復辟資本主義,最終被劃為右派,在長達20年的時間中無法發(fā)揮作用。著名史學家雷海宗對社會主義陣營社會科學的批評及其對馬克思主義某些說法的不同意見,遭到了全國史學界的批判,被劃為右派。一大批具有這樣資格的學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判,中國社會科學的學術傳統(tǒng)被迫中斷。20世紀50年代不斷開展的知識分子思想批判的中心主題有四個:一是要求知識分子用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話語取代“民族主義”話語。二是要求知識分子放棄形形色色的“教育救國論”、“學術救國論”等改良主義的社會變革主張,全面認同黨的武裝革命傳統(tǒng)。三是要求知識分子放棄“學術自由,超階級、超政治、純技術”的學術路線,樹立教育、學術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思想,走又紅又專的道路。四是要求知識分子徹底放棄桀驁不馴、精神獨立、思想自由的個性,走和工農相結合的道路,從情感上徹底工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