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的改朝換代不同,清朝滅亡是以一種緩慢而劇烈的特殊形式完成的。穩(wěn)固、保守、僵化的中國傳統社會逐漸瓦解。傳統體制壓制的各種力量、掩蓋的各種矛盾紛紛登臺。同時近代思想和體制持續(xù)沖擊著國門已開的中國。誠如李鴻章所言,晚清處于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近代中國面對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敵。本書的主角清王朝,是我國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第二個統一王朝,自順治帝山海人關到宣統退位,統治中國近300年。中國在此期間,歷經了輝煌,同時也遭受了磨難,但比起曇花一現的元王朝來確實很值得稱贊。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它也難免于被社會所淘汰。1861年,咸豐帝死于承德避暑山莊,同時也拉開大清帝國滅亡的序幕。因為他給后世留下了一個紛紛擾擾的局勢——英法聯軍正占領北京、太平天國在南方統治已近十年,官場渾渾噩噩,黑幕重重……清朝的滅亡在很大程度上是滅在了自己的手上,滅在了清王朝統治者那種天生的夜郎自大的態(tài)度上。滿族是在馬背上得到的天下,所以他們尚武好兵,清初對國人采取了過激的措施,所以得天下不能得民心。清朝同時又處于一個紛繁復雜的年代:西方大國的崛起,朝廷內部的腐敗墮落,還有農民以及新興階層力量的不斷運動,這些外在的因素更使其滅亡的速度加快。清朝撐得很累,也許滅亡是它最好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