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而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是充滿挑戰(zhàn)性且生動有趣的。心理學的知識來自具體的研究,要通過一套規(guī)范的研究程序才能獲得。例如,要提出假設,設計一套研究程序或過程從而獲得數據或事實材料,再進行精確的數據處理,獲取可靠的研究結果的支持,從而驗證假設。寫心理學教科書必須本著持之有據,言之成理的科學態(tài)度,關注心理學家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和方法,進而引導讀者去體會心理學家是如何提出問題和研究問題的。當然,如果只有數據、統(tǒng)計,沒有人,沒有活生生的“心理”,心理學研究就會失去意義。心理學還必須有“人性”、“人情”,要與人的心靈世界、與人的心理生活息息相通,并且有助于人的潛能的發(fā)揮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尤其是在公共課或通識課心理學教材中,更應強調這一點。心理學教學結合生活實際要求我們精選心理學的內容,將那些既能體現(xiàn)科學精神,又富于人文關懷和實用價值的知識,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通過心理學的學習,大學生們能夠經歷心理現(xiàn)象的探索,感受心靈世界的豐富,加深對人性的感悟,提升自我的生活質量。本教材站在新世紀的高起點上,對心理學的內容和呈現(xiàn)方式進行了全面的更新。首先,編者在精心組織教材內容方面狠下工夫,試圖用一種新的話語系統(tǒng)來講心理學。在編寫中參考2000年以來翻譯引進的經典教科書,并采用國際通行的課程內容。以“基于科學、關懷人性、聯(lián)系實際”為指導思想,將既能體現(xiàn)科學精神,又富于人文關懷和實用價值的知識傳授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