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倫理范疇——仁:
總序
第一章 緒言
一 仁產生的文化背景
二 仁的文字學考察
三 仁的倫理學意蘊
四 仁與其他倫理范疇的關系
(一)孝悌為仁之本
?。ǘ┤鼠w義動
(三)仁質禮文
?。ㄋ模┤手窍噍o
第二章 先秦儒家的仁學建構
第一節(jié) 孔子仁學的理論建構
一 仁在孔子思想體系中的地位
二 孔子對仁的主要論述
第二節(jié) 孟子仁學的理論完善
一 性善論
二 仁義思想
三 仁德修養(yǎng)論
?。ㄒ唬B(yǎng)心寡欲
?。ǘ┟魃普\身
?。ㄈB(yǎng)吾浩然之氣
四 仁政學說
?。ㄒ唬岸ㄓ谝弧钡睦硐?br /> ?。ǘ┤收W說的思想基礎
?。ㄈ┤收W說的內涵
第三節(jié) 荀子仁學的理論改造
一 人性的新論證
?。ㄒ唬┬詡沃?br /> ?。ǘ┩救藶橛?br /> 二 隆禮重法,王霸并用
三 舟水之喻與君主專制
第三章 先秦非儒家的仁學觀
第一節(jié) 墨家的兼愛仁義觀
一 兼愛即仁——墨家仁學的理論基石
二 墨家的仁學體系
?。ㄒ唬敖幌嗬薄胰蕦W的行動總則
?。ǘ┓枪ァ胰蕦W的邏輯推演
?。ㄈ吧匈t”、“尚同”——墨家仁學的政治保障
?。ㄋ模肮?jié)用”、“節(jié)葬”、“非樂”——墨家仁學的綱領具化
?。ㄎ澹疤熘尽?、“明鬼”——墨家仁學的倫理手段
第二節(jié) 道家的絕仁棄義論
一 道家仁學的人性論基礎
?。ㄒ唬氨恪闭f
?。ǘ盁o欲”說
?。ㄈ皬统酢闭f
二 道家仁學的主要內涵
……
第四章 兩漢仁學的新動向
第五章 魏晉六朝的玄化仁學
第六章 唐宋仁學的理學化
第七章 元明仁學的演化
第八章 清代考據(jù)學風下的仁學思想
第九章 近代民主仁學的新詮釋
第十章 仁范疇的現(xiàn)代人文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中華倫理范疇——信
中華倫理范疇——恥
中華倫理范疇——廉
中華倫理范疇——善
中華倫理范疇——和
中華倫理范疇——義
中華倫理范疇——儉
中華倫理范疇——慈
中華倫理范疇——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