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通俗小說中四大名著之首,次為《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度龂萘x》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元末明初羅貫中?,F在所見的通行本,是清初長州今江蘇吳縣人毛倫、毛宗崗父子將羅貫中原作加以修訂,由原來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改成為一百二十回。順治元年1644年,文學評論家金圣嘆名采,見毛氏原稿未刊版之前,加以序言。稱:“余嘗集才子書六,其目曰《莊》子也、《騷》離騷也、馬之《史記》也、杜之律詩也《水滸》也、《西廂》也,已謬加評訂,海內君子皆許余以為知言。近又取《三國志》讀之,見其具產指陳,非屬臆造,堪與經史相表里。由是觀之,奇又莫奇于《三國》矣……而今而后,知第一才子書之目,又果在《三國》也。”《三國演義》之書,令人百觀不厭,譯成多種文字本,流傳天下;它不是國家出資,人人必讀所使然,是有其歷史背景的。其圖更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