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經濟學有兩大基本的假設前提,一是理性人假設,二是資源的稀缺性。伴隨著這兩大基本假設,經濟學流派展開了各自的理論深化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經濟學“偏好一致性+效用最大化”的理性決策模型曾致使經濟學的決策理論脫離實際而成為“黑板經濟學”。本書在研究理性和非理性選擇行為的融合時認為,“效用最大化”只是傳統(tǒng)主流經濟學依據經濟行為的主觀期望所作出的符合人的行為目的的一種邏輯推論,最大化效用的實現是一種偶然,而達不到效用的最大化則是一種經常性的現象?;诖耍緯岢隽艘粋€新概念“行為最大化”,認為這個新概念可以較好地描述人在選擇時的實際心理活動和行為過程,用它來取代“效用最大化”可以逼近現實地分析理性和非理性的選擇行為。之后,作者展開了行為過程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同構現象、理性選擇向非理性選擇的轉化現象的研究,最后分析了政府選擇行為的理性和非理性。作者期望經濟學者能夠沿著這一思路拓寬或加深對理性和非理性選擇問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