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卷一:15首北方田野在東莞遇見一小塊稻田天河城廣場夏時制在商品中散步朝陽的一面向著你沒有聲音的夜晚1999年12月31日23點59分59秒1967年的自畫像野生動物園那年冬天逆光中的那一棵木棉辛迪·克勞馥石油信札卷二:城市書風中的北京楊克的當下狀態(tài)廣州詩是寫給靈魂相通的人看的魅電話經過沒有終點的旅程失蹤的貓某夜:游慶王府花園五一美人太原熱愛“緩慢的感覺”小房間雞為什么要過馬路鼓浪嶼時裝模特和流行主題氣息幾個和尚在珠海情侶路漫步蘇茗交談看一個城市男人鋸木想起隨意拼接的詞火車站現代詩朗誦會電子游戲真實的風景在首都機場候機樓讀一本詩選于房地產炒風中懷念家園1992年的廣州交響樂之夜海水中誕生的花朵AA制情人節(jié)音樂會或借題發(fā)揮沙塵暴某某冰鎮(zhèn)白葡萄酒時有女子總是明艷舊貨市場一個叫唐文的女孩走在紐約的街道廈門白鷺洲花園別墅-橘子洲湘女花神莎朗·斯通戴安娜花城細雨中的花樹與《或者》詩人共飲對一種叫“迪士高”的現代操練的挖掘聽銅管樂隊演奏雨打芭蕉廣州——上海:波音777咖啡館:夜的情緒灰色與綠色:時空交叉一棵會思想的蘆葦上海外灘過江隧道困惑與諒解:心理交叉你和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雪城印象六月鴿子鴿子卷三:大地書小銀孩對一個中年男子的描述尊嚴的虛妄人民(之二)人民(之三)人民(之四)觀察河流的幾種方式七月十四秦兵馬俑德蘭修女帶面紗的索尼婭這個年代的象形文字暮色在明亮中傾聽或關于一場雨的比興對一小塊頑癬發(fā)起攻擊向日葵南寧聽莫扎特小夜曲寒流公雞月亮海海光詩歌練習之一詩歌練習之二詩歌練習之三事故現場馬拉多納海路崇高東方情調禪意雪花一九九二之馬傷逝獲贈書上的簽名大水溫泉想象湘西又讀《圍城》納爾遜·曼德拉竹列車穿行在河西走廊老房子就這樣臨窗獨坐大約在冬季風箏彼岸暮年凈土深谷流火圖騰紅河之死:紀實作品第一號蝶舞:往事之三大遷移截流:1986走向花山(組詩)卷四:朗誦詩1首春天漂流書附錄:解讀試論八九十年代新詩創(chuàng)作中的口語化傾向(林少陽)詩歌與當代經驗(張檸)靈與肉的駕馭(David B.Axelrod)有骨頭的詩人(向衛(wèi)國)在商品中散步(Simon Patton)楊克:中國商業(yè)時代的詩歌典型(甘谷列)漫步城市的寫作狀態(tài)(張立群)后記書摘 試論八九十年代新詩創(chuàng)作中的口語化傾向——一個例證及理論的分析林少陽一、問題的提出如果說語言是存在的居所的話,那么,這一文本的文體則深刻反映了這一“居所”的“居者”的許多內在特質以及其與外部世界的諸多關聯。從這個意義上看,詩歌史的梳理往往又與思想史的梳理密不可分。本文試圖從這個角度去把握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大陸漢語新詩創(chuàng)作中的口語化傾向:八九十年代的詩作者究竟試圖建構一個什么樣的“居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