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具有與時俱進的科學社會主義觀??茖W社會主義觀的核心問題是兩個:一個是什么是社會主義?一個是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本書緊扣這個主題,一方面論述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觀是如何中國化的,另一方面又試圖通過這些研究,以提煉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呈規(guī)律性的觀點和啟示。 全書共分五部分,始終圍繞社會主義觀如何在中國傳播、選擇和發(fā)展,創(chuàng)新這個主題和主線展開。 第一部分:誕生與發(fā)展,它是本書主題的理論前提。主要寫科學社會主義觀是如何誕生和發(fā)展的,緊扣本書主題,清晰而比較準確地勾勒出了主要空想社會主義者和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等在這個問題上的主要觀點與實踐。 第二部分:傳播與選擇,它是本書主題的歷史前提。主要寫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觀在中國的傳播歷程,以及先進分子尤其是中國共產黨人是如何選擇和實踐的,展示了社會主義觀在中國的傳播和第一次正確選擇是多么艱難而復雜。 第三部分:認識與探索,它是本書主題的實踐前提。主要寫中國社會主義前28年的曲折探索。從理論與實踐上寫出了這幾十年在探索過程中的主要收獲和主要教訓。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于毛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第四部分:反思與創(chuàng)新,它是本書主題的具體展開。主要寫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反思與創(chuàng)新。包括鄧小平理論的第二次飛躍,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三次飛躍和胡錦濤為首的黨中央的理論創(chuàng)新,尤其是他們在科學社會主義觀上的新認識、新創(chuàng)造。為此,本書新穎地概括出了我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六個三”。 最后一部分:結語與啟示,它是本書主題的升華。主要通過宏觀角度的回顧和總結,抽象出了四點體悟,即必須堅持一條主線、二個方向、三個代表,正確處理四個關系。 本書既站在了前人研究的肩膀上,又傾注了作者長期對科學社會主義觀問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