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先民的足跡:青銅藝術的時空定位中國青銅藝術的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發(fā)生、發(fā)展到變化的過程,又因地域、族群和時代變化,在器型、裝飾手法方面有不同的變化。這里,我們可以設定兩條分期的標準,一是按技術層面來分,二是按器型裝飾的類型來分。這可能在某些時段與朝代更迭相符,也可能某些時段不符。按法國東方藝術史學家巴贊的分法,中國青銅時代可劃分為三個時期。一是原始期,二是古典時期,三是衰落期。原始期是指從青銅器出現(xiàn)至商早期;古典時期是指從商中期至西周;衰落期指東周以后。從青銅器藝術發(fā)展的表象看,這是無可辯駁的分法。“考古發(fā)現(xiàn)最早的青銅器是甘肅東鄉(xiāng)林家馬家窯類型出土的刀子,據激 光光譜分析為錫青銅”,我們可以把青銅藝術的發(fā)生期上溯非常久遠。從青銅時代的分期來看,其原始階段有發(fā)生學的意義,在技術層面上處于較基礎的時期。“金屬器物之顯著的重要性的最早證據—在有中心性的考古遺址中與 貴族階級關連的鑄造的青銅禮器與兵器——發(fā)現(xiàn)于河南西部的二里頭文化?!倍镱^青銅器的出土,使我們掌握了大量與文化背景相連的證據。“供給了我們了解青銅時代里真正的意義的第一條線索?!鼻嚆~時代的結束是以鐵器作為生產工具代表一個新的生產力到來為標志,還是以青銅器退出主要歷史舞臺為標志呢?在《國語·齊語》里,管仲說過“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鋤夷斤,試諸土壤!”惡金即指鐵,可見鐵在春秋已經出現(xiàn)。“河北興隆縣壽王墳村出土的八十七件各種工具的鐵范。計有鋤范、雙鐮范、范、斧范、雙鑿范、車具范等?!边@些戰(zhàn)國時代鐵器的大量出土,充分說明春秋戰(zhàn)國之際新的生產力已經到來,農業(yè)文明形態(tài)的封建國家已經形成,由此,可把青銅時代劃定在春秋戰(zhàn)國之交。戰(zhàn)國時期,青銅依舊是在社會生活占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還是藝術的最重要門類,直到秦漢才為陶等取代。但是,從青銅時代作為一個完整的文明形態(tài)的界定來說,在這里還是傾向于把下限劃在春秋戰(zhàn)國之交。對于夏商周三代的關系,有兩種主要的觀點。按近幾十年來流行的說法,認為是后一個朝代取代前一個朝代的單線遞進;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夏商周三代在時序上有先后,但也有并行時期,主要是三個權力集團斗爭融合的歷史過程,只是在某一時期,一個權力集團占主導地位,歷史便以之命名。我較贊成后者的觀點,這比較符合文明初始階段人類社會狀況的實 際。國家不可能單獨出現(xiàn),部落聯(lián) ……